李昭見蔡邕不信,打開一個匣子。

蔡邕一看立馬一個血淋淋的人頭,雖然他不知道和連的長相,但頭上的金狼冠確實是鮮卑單於的頭冠。

“怎麼可能!”蔡邕有些不敢相信。

前幾年大漢發六萬大軍北伐鮮卑,結果全軍覆沒,慘敗而歸。

現在鮮卑單於卻被眼前這個少年砍了。

“你可知你立了多大的功?”蔡邕激動地說道。

若是李昭說的是真的,那大漢邊境便可安定一段時間了。

“知道,所以此行是要去洛陽求雁門太守之位。”

“往何處求?”

“十常侍。”

十常侍?!蔡邕一聽立刻勃然大怒,他可就是因為彈劾十常侍才被流放的,你李昭居然要去十常侍那求官?

“你立下滔天之功,何必去那些小人那裏求官,老夫自可為你舉薦……”蔡邕說到一半,想起自己現在在天子那不受待見,改口說道:“當朝太尉楊賜是老夫好友,老夫可為你引薦。”

“多謝蔡公,但我還是要去十常侍那。”李昭道。

“這是為何!”蔡邕這下是真的憤怒了。

“蔡公,敢問就算當朝太尉為在下舉薦,十常侍說個不,那還能成嗎?”李昭反問道。

蔡邕默然不語,李昭說的是實話,如今的朝中可謂是十常侍一手遮天,百官不過擺設罷了。

“況且我又非世家大族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楊家四世三公,又怎麼會正眼看我呢。”李昭發出靈魂拷問。

蔡邕被戳到了心窩子,他自然知道官場上的門第之見有多深。

“哎,怎會至此!”蔡邕無奈感歎。

李昭見蔡邕黯然神傷,於是寬慰道:“十常侍也好,世家也好,我所求著不過保邊境平安,蔡公無須如此。”

“你這可是會被天下士族所恥!”蔡邕道。

李昭哈哈一笑,道:“英雄不問出處,我本就非士族,有何懼之有。”

說罷,李昭拿起蔡邕的筆墨,說道:“聽說蔡公精通辭賦、書法,今天昭在這裏獻上一首雜詩,以表吾誌!”

隻見李昭提筆就寫,因為前世寫過書法,擅長楷書,寫得一手漂亮字。

“好字!”蔡邕讚道,“頗有鍾元常之風!”

鍾元常就是鍾繇,尤擅長楷書。

很快,李昭就寫完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蔡邕默默念道。

“好一句不教胡馬度陰山!”蔡邕隻覺得此詩氣勢磅礴,但他又沒法說李昭太狂,畢竟他是真砍了鮮卑單於。

“老夫還是戴罪之身,幫不了你多少,隻是還有幾個弟子,可寫信告訴他們照拂於你。”

“多謝蔡公!”李昭也表示感謝,蔡邕的弟子也是人才濟濟,不說曹操,就是未來的吳國丞相顧雍就很合李昭胃口,正缺整個內政型人才。

說罷,李昭就告退了。

外麵的蔡琰見李昭要出來,連忙跑走。

回到胡氏那,胡氏見蔡琰一臉通紅地跑回來,問她怎麼了。

蔡琰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念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