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離開雁門郡時還是秋天,回來時天氣已經是春天了。
李昭剛到雁門郡,直接去了高家塢堡,李昭的高順和三千玄甲軍還在那呢。
此時的高家堡已經大變模樣,高順在原有的塢堡旁新建立一個更大的塢堡,還讓解救的漢民在周邊開墾荒地無數,繳獲的牛羊牲畜也專門圈了塊地,讓有經驗的漢民放牧。
李昭三千玄甲軍都留給了高順,也沒有不長眼的人來惹事。
李昭等人剛到高家堡下,張遼就迫不及待地喊道:“伯平兄在否?”
高順一聽,一向嚴肅的臉也有些喜色,喊道:“文遠,主公你們回來了!”
高順連忙打開大門,迎接李昭等人。
李昭將這一路上招來的人一一介紹給高順,然後仔細察看了一番高順的治理情況。
本來見高順能將這幾萬百姓治理的井井有條,李昭還有些刮目相看,莫非高順還有這內政才能,係統檢測錯了?
結果一問,才知道高順是把他那練兵的套路拿來治民了,高順對這幾萬人立下規矩,有訓練,有獎懲,日常娛樂稀少,儼然是個大軍營。
但高順做的也著實不錯,這些經過高順訓練的漢人男性可以作為李昭的預備軍。
在帶上高順和三千玄甲軍後,李昭前往了雁門郡的郡治陰館城。
陰館守軍見一支軍隊朝這裏過來,以為是鮮卑人不守信用,又重啟戰端,趕忙緊閉城門。
“快開城門,新任太守到任了!”
典韋嗓門大,李昭讓他去喊門。
守軍們聽是新任太守,想起確實有命令說會有新太守來,於是確認下文書印綬後,便打開大門相迎。
“太守,小的不長眼,還請太守勿要怪罪!”守軍小兵惶恐道。
李昭擺擺手,笑道:“你們是盡忠職守,我怎麼會怪罪呢?”
守軍小兵立馬心裏一暖,感覺李昭與前幾任太守都不一樣。
“我的屬官呢?”
李昭見除了這些小兵卒,半天沒人出來,於是問道。
“啟稟太守,前任太守死在鮮卑人手裏後,雁門的郡丞、長史都跑了,如今城中管事的是田都尉,已經派人去請了。”
這小兵卒見田都尉還沒來,焦急著直冒汗。
李昭覺得這些人跑了也好,倒省事了。
不一會,一名去請人的小兵跑回來,支支吾吾對李昭說道:“太守,田都尉昨晚喝多了,如今,如今還在睡覺。”
李昭一聽,麵色平靜,心裏卻不怒反喜,自己剛剛到任,這能拿來立威的人就送上門來了。
“帶我去兵營,我要校閱兵馬!”李昭威嚴說道。
手下人不敢怠慢,立馬為李昭帶路。
來到兵營,李昭讓典韋敲響軍鼓。
雁門四千邊軍稀稀拉拉地聚集起來,隊列不整,東倒西歪,嘰嘰喳喳的。
而李昭的三千玄甲軍就立在一旁,如同鐵鑄的一般。
這令李昭很難想象這是邊軍,大漢邊軍都這樣嗎,我穿越的莫不是明末?
這倒是劉宏的鍋,因為他的微操,雁門的精銳都死在塞外了,這些都是近兩年新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