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扶餘聯軍停在大梁水北岸,不敢再向前。

高句麗王伯固看見對岸那三萬漆黑的鐵人,頓時悔意大生。高句麗雖然從大漢那學了不少冶鐵技術,能夠打造鐵甲,但也就武裝了高層軍官,中下層士兵最多就穿了身皮甲,很多都無甲。

而李昭的軍隊竟然連個普通小卒都穿著一身重甲,那些鎧甲看著可不輕,能夠穿著重甲作戰就已經不是普通的小卒了。

伯固在位幾十年,哪裏見過幽州會有這樣的軍隊,不禁開始懷疑是不是大漢皇帝禦駕親征了。

尉仇台也後悔出來了,對麵的漢軍顯然都是精銳,特別是那些重騎,竟然人馬皆甲!要是被這支具裝騎兵一衝,他可不認為自己手下的士卒能夠擋住。

尉仇台又拉不下臉跟說撤退,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扶餘王,漢軍精銳,不如我們暫避鋒芒,到丸都山城去?”伯固心生懼意,率先提出想要撤退。

尉仇台借坡下驢,說道:“妙計!丸都山城堅不可摧,定能讓漢軍撞得頭破血流!”

兩王已經商量好準備向後進攻,卻有人提出異議。

“王,此時萬萬不可撤退啊!”高句麗王子伊夷模厲聲阻止道。

伯固將伊夷模帶在身邊隨軍出征,想讓他立立功勳,而將拔奇留在丸都山城。

“什麼撤退,我軍是要向後進攻!”尉仇台有些不悅道。

而伯固想到伊夷模曾經勸過他不可跟漢軍野戰,後悔不聽他的話,於是這次想聽他怎麼說。

“我兒何出此言?”

“王,要是我軍退了,漢軍便可輕易過河,要是被漢軍甲騎追上,那時我軍可就真的敗了!”伊夷模苦口婆心道。

軍隊撤退可是最能考驗將領能力的了,優秀的將領能夠撤的有條不紊,庸將可就會將撤退變成大潰敗了。

很顯然,伯固和伊夷模不是什麼優秀將領,他們已經能想象到漢軍追著己方亂殺的景象了。

“那該如何是好?”伯固見伊夷模說的在理,於是繼續問計。

“我軍便守在此處,沿河列陣,若是漢軍想要渡河,就給予他們迎頭痛擊。大梁水湍急,且漢軍皆著重甲,渡河時肯定會行動不便,實力大減,絕非我軍之敵!”伊夷模建議道。

“好!”伯固一聽,頓時覺得是個好主意。

尉仇台也覺得伊夷模說的有道理,於是高句麗、扶餘聯軍便在河北岸采用防守的姿態。

“主公,對麵好像打算固守了!”典韋看見對岸敵軍的動作,跟李昭彙報道。

“這敵軍統帥倒是有些小聰明。”李昭淡淡說道。

這大梁水水流湍急,自己的軍隊都是重甲兵,過河不易,對方肯定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轉攻為守的!

這些士兵雖然經過係統的升級,但到底還是血肉之軀,麵對大自然的力量還是有些無力。

不過李昭也已經想到了主意。

“傳令,讓部隊就在這安營紮寨!”

三萬大軍在李昭的命令下開始搭建營壘。

對岸的尉仇台見了,嘲笑道:“這漢軍也知無法渡河,不敢來攻了!”

伯固也是喜笑顏開,仿佛自己已經取勝了。

“我軍也紮營!”伯固傳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