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被李昭占領之後,李昭立即派出部隊去奪取周邊的關隘。

虎牢關,董卓留下的守將趙岑收到李昭的勸降文書,當場就投降。董卓明顯把他當作了棄子,趙岑也沒必要死忠。

其餘如伊闕關、大穀關、軒轅關、廣成關也是如此,洛陽八關如今除了函穀關都落入了李昭的掌控。

李昭本想也攻下函穀關,但派去攻打函穀關的高順送來戰報,認為攻下函穀關的可能性不大。

董卓退入長安後,自封太師,然後調來了李傕鎮守函穀關。

函穀關北帶河,南依山,因為關在穀中,深險如函,故而得名函穀關。

函穀關城高雄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先秦時,秦國就是依據此關使得六國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守將李傕也是個有能力的將領,高順試探地進攻了一番,發現占不到便宜就向李昭彙報。

李昭便讓高順回來,硬啃函穀關並不明智。

李昭打算等著董卓內部自己生亂,畢竟還有呂布這頭虓虎在。

於是,李昭打算回幽州。

如今自己占據幽州、並州、洛陽還有東北,領地有些狹長。洛陽因為函穀關在董卓手中,現在不適合再做都城。

而薊縣已被李昭深耕多年,是個牢固的老本營,又能與東北、並州連接,李昭便計劃讓劉辯遷到薊縣去。

李昭便留下張遼守洛陽,徐晃守河東,張郃守河內,三人成犄角之勢,鎮守司隸。

李昭又安排黃忠守並州,然後就帶著剩下的部隊向北返回幽州。

李昭走前也沒忘記了關東聯軍,當下寫了幾份詔書,當然,是是以劉辯的名義寫的。

“文和,這離間計會不會太明顯了。”李昭看著寫好的詔書道。

“主公,有時候越簡單越有效。”賈詡道。

“你說得對。”

李昭當即蓋上得來的傳國玉璽,派人將這些詔書送至聯軍處。

此刻的聯軍還正在虎牢關下。

他們在得知李昭擊敗徐榮,攻入洛陽後,便立馬再次進軍,卻不想被攔在了虎牢關外。

“我等乃勤王義軍,為何不開關!”袁紹憤怒地向關上喊話道。

此時的虎牢關是李昭的手下在鎮守。

“我家主公說了,天子安然無恙,各位速速回到管轄領地。”守將說道。

“豈有此理,天子被帶去了長安,正在董卓手中飽受煎熬,哪裏安然無恙了!”袁紹不滿道。

他認為這是李昭把他們擋在關外的借口罷了。

“攻城!”袁紹想要直接攻下虎牢關進入洛陽。

“不可啊,本初”曹操連忙攔道。

“此舉乃是與冠軍侯撕破臉,我等義軍不可內訌啊!”曹操道,他實際想的是聯軍連徐榮都打不過,哪裏能打得過李昭呢。

“況且虎牢關不是那麼容易攻下的,強行進攻勢必會損失慘重,本初還是三思啊。”曹操又說道。

袁紹冷靜下來,最後率領聯軍回到大營。

大營中,各路諸侯都在罵著李昭,訴說著心中不滿。

“這李昭真是狼子野心,竟敢阻擾我等。天子要是落入他手,他必是下一個董卓!”袁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