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涿縣。

涿水邊上的一個邑落,聚集著許多盧姓百姓居住。

盧氏子孫乃是秦時遷居過來的,發展至今,這些人都是盧植的族人。

一座簡陋的屋舍裏,盧植正在教導族中子弟讀書。

盧植為官清廉,家中財物不多,也不像其他世家一般兼並土地,故而生活很拮據。

自從被董卓罷官之後,盧植便回到了涿縣的家裏。

作為涿縣的名人,鄉裏鄉親都欽佩其才學,故而將子弟都托付與盧植教導。

為了不辜負鄉親們的信任,同時也找些事幹,盧植便幹起了老本行,教書育人。

學子們跟著盧植一起念書,一個個搖頭晃腦的。

盧植拿著一本詩經,這本書並非竹簡,而是紙製的。

得益於李昭的推廣,紙質書在幽州大行其道,價格低廉又便於攜帶,很快幽州就人手一本了。

“這次回鄉,真是一切都變樣了!”盧植有些感歎。

幽州的變化他都看在了眼裏。

就拿這些學子們來說,一個個紅色紅潤,衣著光鮮,這都是因為李昭在幽州分田,使得家家戶戶都有田種。

更有李昭分發給農戶種子,種出的糧食是過去的好幾倍,如今幽州上下都念著李昭的好。

盧植想起當年,自己的弟子中可是有人連飯都吃不起。比如劉備,需要跟母親織席販履才能勉強度日。

說來,自己的弟子中最出色的竟然會是劉備和公孫瓚,這是令盧植萬萬沒想到的。

劉備之前是平原太守,現在被劉辯封為徐州牧,公孫瓚則在李昭帳下任護鮮卑中郎將。

“真是世事難料啊!”盧植感歎道,這些年發生的事都過於炸裂,盧植隻覺得自己老了。

想起自己的弟子,弟子就來了!

“父親,門外有人求見,說是你弟子公孫瓚。”一名七歲男孩對盧植說道。

他是盧植兒子盧毓,盧植也是老來得子,對盧毓十分寵愛。

“公孫瓚?他來幹嘛?”盧植意外道。

他回鄉這麼多天,可沒見公孫瓚有來看過他,今天怎麼來了?

“毓兒,可還有其他人?”

“還有一個人名號好長,我記不住。”盧毓苦惱道。

“可是有個冠軍侯?”盧植猜道。

盧毓想了想,立馬點了點頭。

盧植當下明白了,暫停了授課,讓學子們回家,然後讓盧毓去請他們進來。

門外,李昭正和公孫瓚等著呢。

公孫瓚是被李昭強拉來的,想要借著他和盧植的師生情說項說項。

公孫瓚也自知沒來看望老師有些理虧,這時帶著許多珍貴禮品。

“伯珪,子幹公怕是不會收你這些東西。”李昭笑道,他見盧植府邸簡樸,知道盧植是個節儉之人。

“啊,為何?”公孫瓚顯然不明白其中道理。

“你們進來吧!”盧毓跑來對兩人說道。

李昭和公孫瓚這才跟著盧毓進入盧植家中。

“老師,許久不見,公孫瓚來看你了!”公孫瓚見到盧植後拜道,將手中的大小匣子放在盧植家中。

“這些東西你帶回去,你並非真心來看我的。”盧植直接說道,然後轉頭看向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