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竟然敗了!
李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不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李昭都懷疑這份戰報的真偽。
不應該呀,以張郃之能,拿下一個張楊豈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李昭於是詳細看起戰報。
張郃將戰鬥過程寫得十分清楚,他領兵北上,走太行陘去往上黨,一路暢通無阻,順利圍了長子縣。
而張郃圍城的當晚,張楊軍中就有人寫信想要與張郃裏應外合。
這很明顯是敵軍的詐降!
張郃也很謹慎,隻派出小股部隊前去查看,卻不想前鋒順利進城。
於是張郃信以為真,就率軍進城,等到了城中,張郃才發現張楊在城裏修了各自工事,使得城內地形狹窄,張郃的部隊施展不開。
張楊的部隊發起巷戰,並且早就派兵埋伏在了城外,等張郃進城後就從張郃背後夾擊。
張郃在狹小的城內動彈不得,兩麵受敵。
好在張郃足夠果斷,當即下令撤出城內,手下部隊也足夠精銳,很快殺出了城,但也損失不少。
張楊見張郃撤退,就緊追不舍,張郃見部隊士氣低迷,就沒有戀戰,迅速撤退。
張郃重整旗鼓後,清點人馬,發現傷亡和失散兩千人,這已經是巨大的失敗了。
張郃後來再攻長子,卻發現張楊守衛有方,無懈可擊,自己根本拿不下他。
張郃無奈隻得將戰報送到李昭這來,順帶著向李昭請罪。
李昭看完戰報皺眉緊皺,張郃此戰輸的有些慘,竟然還陣亡了一名軍司馬。
更重要的是,這是李昭軍中的第一場敗績,雖然李昭不是主帥,他本人還是不敗的,但多少也有些打擊士氣了。
李昭還在想著該如何處理張郃,這肯定是要處罰他的,不罰不行,但也不能罰的太狠,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
這時,又有份情報送到了李昭這,竟然還是張楊大勝的消息。
不過還好,不是李昭軍輸的,是袁紹軍輸了。
顏良三萬大軍進攻壺關,結果還沒走到壺關,就被張楊給淹了。
張楊在漳水上遊設了堤壩,將水攔截,顏良過河時,見水位很低,就直接讓部隊趟水了。
然後張楊就在顏良半渡之時,拆毀堤壩,漳水奔騰而下,顏良軍瞬間損失大半。
這張楊何時如此厲害了?
李昭有些不敢相信,張楊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
“徐六!”李昭叫道。
徐六當即從角落裏麵冒出。
“主公叫我?”
“你派人到張楊那去探查,給我查清楚是誰在背後教他!”
“諾!”
徐六當即就去辦了。
李昭等徐六走後,寫了一份命令,斥責一番張郃。
雖是斥責,但也是板子高舉輕落,沒有實質性處罰張郃。
李李昭命令張郃守住已經占下的地,同時,李昭命令並州的黃忠所部向南移動,逼近上黨。
但現在不知張楊背後的人是誰,李昭沒敢讓黃忠冒進。
上黨的事先如此,李昭還有一件青州的事要處理。
袁紹率軍去攻青州,孔融寫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