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這邊紮營,陽平關的守軍則是立刻向南鄭告急。
漢中,南鄭。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穿著道服的張魯聽到陽平關的急告之後大吼道。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李昭的軍隊竟然會來的如此之快,快到他根本沒有防備,他還想著等劉焉死後,南下奪取益州呢。
張魯不怎麼知曉軍事,心急之下,看向席下的謀士。
“師君之前殺蘇固,而後又斬朝廷信使,在朝廷眼中已是大逆,李昭自然會以此而發難。”張魯的謀士楊鬆說道。
“什麼時候了,還說這般風涼話!”張魯不悅道。
“師君放心,我軍有陽平關在,足以擋住李昭的軍隊了。更不要說,陽平關守將乃是師君胞弟,通曉軍事,陽平關定能萬無一失。師君隻需派兵增援即可。”楊鬆見張魯不悅,趕緊出主意道。
“對,對,我們還有陽平關呢。”張魯也是一時心急,慌了神,冷靜下來之後,頓時覺得有陽平關在,李昭絕對沒有可能攻入南鄭的。
“傳我命令,讓楊白、楊任二人率軍一萬去支援陽平關,讓陽平關務必堅守!”張魯命令道。
張魯命令完,又看向席間的另一名謀士閻圃。
閻圃與楊鬆不同,他不信五鬥米教,不稱張魯為師君,而是如同普通士子一般,稱呼張魯為主公。
閻圃在張魯這以多智而聞名,是比楊鬆而更要受張魯信賴之人,張魯看他是要問他是否做的對。
隻見閻圃默默點了點頭,張魯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這時,閻圃又突然出聲道:“主公,李昭入漢中之路有陳倉、褒斜、子午,如今李昭已經走了陳倉道,是否可將子午道的守軍退下,調來陽平關來?”
張魯聽後,思慮了一番,覺得有道理,正準備下調令。
此時,又有楊鬆反對道:“師君不可,若李昭趁機派軍走子午道而來,則我軍該如何處之?敵軍出子午道後,向西可攻成固,向東可攻西城、上庸,我軍將會陷入兩麵夾擊之下!”
楊鬆說完,看了閻圃一眼,心想平常心思縝密的閻圃怎麼會提出這種昏招。
閻圃見楊鬆反對,則道:“子午道艱險,敵軍來了也隻是小股人馬,主公可以抽調子午道的精銳到陽平關,剩下之眾令一大將統禦,足以拒之了。楊柏為師君大將,可擔此任。”
楊柏是楊鬆的弟弟,見對方推舉自己的弟弟,楊鬆此時沒有反對,他也覺得閻圃說的有道理,自己的弟弟憑借剩下的老弱足夠守好子午道了,畢竟子午道是出了名的艱險。
李昭說不定也不會走子午道,到那時自己的弟弟既無戰事之險,也能獲得一個守衛有功,豈不美哉!
想來想去,都沒有什麼不對,楊鬆也就讚成了閻圃的方案了:“師君,如此,我覺得可行。”
張魯見兩人都同意了,於是也下令道:“那就抽調子午道的精銳到陽平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