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安置好了曹丕,征伐曹操很快就被提上了議程。
“主公,末將請求出征!”張遼找到李昭道。
近日來,許多將領都來找李昭請求掛帥,畢竟這可是大功一件,誰都想作為主帥。
但李昭卻是拒絕了張遼。
“文遠,主帥不會是你!”李昭直接道。
張遼一聽,有些不服氣,但也不好發作,隻能問道:“那敢問主公會以何人為帥?”
在張遼看來,徐晃在蜀中,無法再出征,而黃忠、太史慈等人又不在洛陽,在他看來,與他爭的隻有徐榮、趙雲等人。
張遼還想再爭一爭,但李昭直接一句便讓他無話可說。
“此戰,我為主帥!”李昭淡淡道。
此消息一出,立馬遭到了許多人反對。
“主公,天下統一在即,不可如此魯莽啊!”田豐聽聞消息,連忙趕來勸阻道。
一同來的還有戲誌才、荀攸等人。
眾人苦口婆心,但李昭態度堅決,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要掛帥出征了。
“平定中原,此等大功舍我其誰!”李昭道。
“主公可讓張遼掛帥,臣下之功亦是主公之功啊!”田豐、戲誌才等人還想再堅持一下。
但賈詡卻道:“諸位莫要再勸了,此功非主公不可,這亦是為了以後事!”
賈詡一個點撥,眾人方才反應過來。
李昭這是要以平定中原之功更進一步啊!
如今李昭已經身居三公之職,權傾朝野,但要更進一步,非有不世之功不可。
雖然李昭功績顯赫,還有平定周邊蠻夷之功,但在大漢人眼中,這些遠不如平定中原重要。
明白了此中的關係,眾人也就不再糾結於此。
於是,李昭親自上陣這事便由此確定。
李昭在朝堂上取得天子符節,隨後便集結洛陽的軍隊出征。
此次出征,除了邊地的守軍,可謂是精銳盡出。
冀州,張郃與沮授引兵到黃河邊上,準備隨時渡河。
青州,黃忠和郭嘉率軍準備從泰山攻入兗州。
洛陽,李昭分與張遼五萬人,讓其去攻取南陽,而自己則率十萬精銳東出虎牢關。
李昭四路進攻曹操,大有一舉滅曹之勢。
曹操已經做好了準備,與麾下商議對策。
麵對李昭壓境的大軍,曹操手下有些萎靡。
這也難怪,畢竟連曹操自己都送了個兒子去洛陽,以防萬一。
“怎麼,爾等都怕了李昭?”曹操調笑道。
“主公,我等不懼!”曹純站出道。
作為統領曹操手下王牌虎豹騎的將領,曹純是曹操最忠心之人了。
而後曹氏諸將也紛紛表態,他們是與曹操捆綁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夏侯惇與夏侯淵也與曹家同氣連枝,自然也是站在曹操這一邊的。
有這些宗親將領在,士氣有了些提高。
加之曹操對於屬下不薄,於禁、樂進等外姓將領也都表了忠心。
“主公,李昭大軍看似穩操勝券,但吾等未必沒有勝算!”荀彧道。
“李昭操縱天子,是為漢賊,大漢四百年天下,忠於漢室者無數,自不會令李昭如願!”荀彧自己也是忠於漢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