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沒想到劉辯竟然主動提出了禪讓的事,這讓準備了一身力量的百官們沒處使去了。
大家憤怒歸憤怒,但劉辯自覺提出,他們還能反對不成。
於是,眾人道:“陛下聖名!”
“快些來擬詔書!”劉辯催促道。
倒反天罡了!
劉辯是覺得這皇帝位子太燙手了嗎?
你前兩次不是這樣的啊!
百官們都不知道李昭給劉辯下了什麼迷魂藥。
在有人為劉辯擬好詔書後,禪讓詔書再一次擬好。
而這次,李昭終於是不再拒絕。
“臣已兩次拒絕陛下好意,再拒絕豈不是讓天下人寒心!既然民意所向,那臣隻好答應了!”
李昭裝作一臉無奈,接過了詔書。
接過詔書的那一刻,眾人都是一臉笑容。
事不宜遲,馬上由太常去算個好日子。
好日子就在下個月初六!
於是,那日便定為了李昭的登基日期。
退了朝,劉辯如釋重負,而百官們也都回去準備登基大典了。
沒過幾日,章程就已經初步擬好,放至了李昭桌頭。
李昭看了一眼,便招來了心腹們商議。
李昭找的人有田豐、戲誌才、賈詡、荀攸、郭嘉。
“主公,登基的章程可有不妥?”田豐問道,
“沒什麼不妥,我隻是想跟你們商討兩件事。”李昭說道。
“主公請講。”
“這第一件事情是國號。”李昭拋出問題道。
“這國號有何不對?”
在章程中,新的國號沿用李昭的王號,定為晉。
由於之前隻有王莽受過禪讓,所以他們都決定效仿。
王莽由於在漢時是新都侯,因此登基後國號為新。
而李昭先是晉王,所以國號為晉。
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李昭覺得心裏膈應。
曆史上,司馬家建立的那個大晉是什麼樣子,這如今隻有李昭清楚。
雖然如今已經不是原本曆史了,但讓李昭采用晉為國號,總覺得國運不太好。
且除了司馬家的晉,後世其他叫晉的下場也都不太好。
李克用沒能統一,而石敬瑭又是個割讓燕雲十六州的兒皇帝。
就算是算回之前,春秋時的晉國,那也是被三家瓜分。
因此,李昭這會迷信了起來,想要圖個吉利,不想以晉為自己的皇朝的國號。
“我不想用晉為國號,諸位再想想吧。”李昭直接道。
眾人一聽,雖然不知為什麼,但李昭都要求了,隻好照做。
“國號為代如何?代者,更也!主公更替大漢,用代為國號怎麼樣?”田豐提道。
代還是李昭起家地點雁門郡的古稱,昔日的代國就在雁門郡。
雁門可以說是李昭夢開始的地方了,因此田豐想要用代作為李昭的國號。
沒什麼知名度,不太好!李昭心中想道。
國號為代的,李昭隻能想到拓跋家的代國,這個代國存在不長,最後改為了魏。
用代那還不如用晉呢!
“再換一個!”李昭道。
“那為燕?燕為先秦大國,卻胡八百裏,不正合主公嗎?”戲誌才道。
幽州也算是李昭起家的地方,采用燕為國號倒也說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