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年,李昭使用了新製度,大唐的整個行政係統都運行了起來。

六部上報政務,而後由李昭與內閣七人開始討論,討論完拿出了方案,再交予六部處理。

雖然剛開始難免有些小摩擦,但大家都在努力磨合著。

磨合著磨合著,朝堂上下很快就得心應手了。

而這時,李昭卻暴露本性了。

“以後政務先由你們內閣討論,討論完了交給朕蓋章即可。”李昭對著七名內閣大學士笑道。

七人一聽,馬上明白,李昭是要偷懶了。

“天下大事還需由陛下定奪,臣等的意見若有爭執,隻會誤了國家大事!”賈詡馬上反對道。

李昭這樣放權給他們,這是賈詡最怕的,賈詡可不敢有太大的權力。

“遇上爭執,爾等票擬決定即可,少數服從多數!”李昭給他們出主意道,讓他們發揮民主原則,采取投票的辦法。

不等賈詡反駁,李昭便拍拍屁股道:“爾等都是大才,治理一國對於你們來說不過如此,朕放心!”

說完,李昭便揚長而去,獨留賈詡在原地淩亂。

“我是不是該告老還鄉才是?”賈詡自問道,他有些想學留侯張良。

郭嘉看出了賈詡的擔憂,拍拍賈詡的肩道:“文和,陛下是什麼人你還不清楚嗎?何必如此多慮?”

賈詡苦笑了一下,隻能老實地待在了內閣為李昭打工。

讓內閣自己運轉,李昭去了哪?

那當然是後宮了!

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讓人享受享受了?

於是李昭將這些年來虧欠的愛,都好好地補償給了妃子們。

漸漸的,李昭連早朝都不上了,六部將事情交給內閣,內閣處理完交給李昭蓋個章,李昭蓋完章再交給六部執行。

一整套流程下來,李昭隻需花點功夫蓋章即可。

其他時間全部泡在了後宮之中。

新登基的大唐皇帝整日流連後宮的消息不經意間流傳了開來。

群臣們都紛紛擔憂,這國家新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陛下怎麼可以這樣?

但偏偏群臣們沒辦法挑李昭的毛病,因為這套係統運行的竟然還挺好,還十分有效率!

內閣與六部長官都是大才,有他們在,李昭實屬沒必要事事都抓著不放。

李昭也不怕手下人搞小動作,有都察院和大理院在看著,而且李昭還有錦衣衛在監視著百官。

這晚,李昭剛剛寵幸完皇後,錦衣衛的李忠、王越和徐六就前來彙報了。

“忠誠伯、忠勇伯、忠貞伯,今日可有什麼異常?”李昭問道。

三人如今俱是錦衣衛指揮使,隻不過職責範圍不一樣。

李忠負責監查國內地方是否動亂,王越則是探查國外情報,而徐六則是監視洛陽京畿。

“陛下,揚州有山越襲擾縣城的消息,而寧州的南蠻似乎也有不滿。”李忠先稟告道。

李昭點點頭,這兩件事今日有在蓋章時看見過,揚州刺史和寧州刺史都有上報。

而內閣已經做出了批示,要求兩州刺史對於山越和南蠻進行遷徙,將他們遷至漢人城中進行漢化。

李昭看向王越,王越立馬道:“陛下,有波斯商人的消息,貴霜國正往邊境增兵。”

“嗯,知道了。”李昭說道。

看來貴霜似乎是想趁自己剛剛登基,來打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