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為一群二世祖授課,那陸遜也是得有夠受的。
當陸遜也沒有怕的,且不說他從祖父陸康為正四品幽州刺史加吳縣侯,單就說作為太子陪讀,二世祖們都是會懼怕一二的。
“有殿下威名在,陸遜自然無慮!”陸遜笑道。
李鈺聽後哈哈大笑:“也對,伯言遇上棘手的學生,隻管說出我的名字!”
“承蒙殿下好意了!”陸遜拱手謝道。
但陸遜也不會真的去靠李鈺的名頭的,要是連教書都教不好,那他陸遜也別混了。
“但確如孔明所說,我意參加科舉。”陸遜又道。
“我可不像孔明、士元,有官職在身,如今還是太學一個小小的學子罷了。”陸遜委屈道。
諸葛亮、龐統是正經的太子陪讀,而陸遜一直沒有正式官職,是兼任的。
這就導致了陸遜想要入仕,那就得參加科舉了。
“這還不簡單,伯言到時候豈不會是天下士人之最?”龐統笑著道。
“以伯言之才,通過科舉定是不難的!”諸葛亮也道。
“借各位吉言了。”陸遜抱拳道。
就這樣,時間到了六月。
大唐的第一次高考舉行了。
為了表示對這次考試的重視,考試地點放在了各縣的縣衙內。
考生們坐在縣衙內,有高門子弟,有寒門士子,也有普通百姓之家。
出身各異的大家看著麵前的考題,都蒙了。
從九章算術,到天文地理,這考題之中儒家經典占比不多,反倒是墨家內容占了許多。
這種場麵,像是幽、並二州以及關中的考生已經見怪不怪了,他們之前早已經被李昭的考試調教過了,李昭出什麼考題他們都不會驚訝的。
“墨家、名家、農家……怎麼就考這些亂七八糟的學說,這置我聖人之學於何地?”當場就有考生站起來道。
對他的回應很簡單,巡視的兵士拔出刀道:“不考就滾!擾亂考場者,立即下獄!”
麵對這種威脅,考生還是沒有舍身取義的骨氣的,隻能默默坐了回去。
在中原、南方這些新得州郡的考生叫苦連天之時,河北、關中這些李昭老地盤的考生卻是研究上了。
“怎麼感覺這沒有之前太學入學考試難啊!”有考生感歎道。
“確實!這難度降了不是一點點。”
“唉,也不知能不能進入太學之中。”
“想多了吧,陛下在各地新建學府,那就是想讓我們進自己州的學府去讀。想進太學?那你得是洛陽人才行啊!”馬上有人潑冷水道。
李昭雖然沒公布,但確實是各地學子在本地入學。
倒不是李昭不想公平一些,主要是大學太少,搞不了各州之間招生。
就目前來說,李昭也建不了更多的大學了,畢竟李昭提供不了那麼多的崗位。
而隨著考試的結束,成績公布。
各州名列前茅之人紛紛被選入了大學之中,準備著科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