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有信21(2 / 2)

他將那張台曆捏成團,攤開手掌,一斜,任它從手心滾落,落入山崖下的滔滔大浪之中。

“嚴格說起來,這算不上是你的首創。1950年朝鮮戰爭初期,朝鮮軍將美軍包圍在港口城市釜山,差不多是勝局已定。美軍眼看著自己就要被趕下海去,大膽決定在半島的中部沿岸實施登陸作戰。中國曾經提醒朝鮮方麵要注意美軍可能會將登陸地點選定在仁川,但朝鮮方麵不相信,因為仁川沿岸是綿延幾十公裏的灘塗淤泥地帶,車輛設備一下船就會陷入淤泥裏,在這種惡劣條件下要在仁川登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結果,美軍的一位氣象學家成功推算出在9月22日這一天,海潮會大漲而且漲幅會淹沒沿岸的灘塗區。美軍根據他的推算成功於當年9月22日在仁川實施登陸,一舉截斷朝軍的補給線,扭轉了戰局。

“說來也巧,那天也是9月22日。這個故事是你以前說給我聽的,而且,那些關於潮汐的知識也是我從你那裏學來的。你的本職工作是海洋漁政,潮汐也算是你的專業知識吧。”

鬱秋子苦笑:“你倒真是我的好學生。”她歎了口氣,又說:“你還學到了什麼?”

陳一梵連苦笑也擠不出來了,深吸了口氣定了定神,接著說:“除了天時,還要有地利。這個島的整體形狀非常有個性,就像一個麵朝東南開口的‘V’字,類似於錢塘江的喇叭口。潮水上漲的時候,因為入口迅速收窄,所以上漲速度非常迅速,來勢也非常凶猛。這種獨特地形就是造成錢塘潮聞名天下的主要原因。蘇東坡曾經有詩形容錢塘潮:‘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陰曆八月十八,也就是在‘秋分’前後。

“9月22日淩晨的大潮既然是一年中罕見的特例,那麼,上島才半年多的老武不知道也就可以理解。我在黃奇遇難的海邊打撈了兩個下午,也算我運氣好,竟然給我撈到那雙兩根鞋帶綁在一起的鞋子。這就證明,真的有人事先預知這一晚會漲大潮,利用這個機會致人死命。顯然,這個人最有可能就是你,島上的這些人之中,隻有你才具備這樣的專業背景,也隻有你熟知海洋水文。

“所以,在24日下午,我撈到鞋子並且想明白以上這些後,才第一次對你產生了輕微的懷疑。”

鬱秋子不滿地輕哼一聲,說:“有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你快告訴我,第二次懷疑我又是什麼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