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大躍進的特殊背景下,普通群眾對生產工作的積極性確實很高。

當時的宣傳口號是“布爾什維克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人民公社的成立,其最大的特點是一大二公。所謂大,即把幾個鄉鎮合並成一個公社,每個公社幾千戶,萬餘民眾。

所謂公,即不分你我,不分年齡大小,同在集體食堂吃飯,農民出去辦事,可以走到哪就在裏集體食堂就餐,而且不花分文。

在超英趕美的口號下,不知哪位高人在頭腦發熱狀態下,竟然想出個‘全民大煉鋼鐵’的點子。

在一無設備,二無技術的現實條件中,有人不顧科學規律,提倡‘土法上馬,邊幹邊學’的辦法。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全國各地勃然興起。

由於公社有一大二公的優越性,大煉鋼鐵可以在各大隊無償抽調勞力,要多少有多少。

燃料也可以無償地到處砍伐樹木,想砍多少就砍多少。不少地方把百年參天古樹一砍而光,把山上的樅樹、杉樹、雜樹一掃而光,都用於燒炭煉鐵。

在土法煉鐵現場勞作的青壯勞力不分男女,晝夜輪班幹活,往煉鐵爐煽風點火,管小高爐出鐵不出鐵,反正一不計成本,二不付工資。

如果哪個公社的煉鐵小高爐不出鐵,縣裏可隨時展開批判。有的公社頭頭們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拍拍腦門、計上心頭,他們號召農民把家家戶戶的鐵製品捐了出來,砸爛後倒入煉鐵爐內熔化。

隻要看見有了鐵水,便立即敲鑼打鼓,紅旗招展,帶領大隊人馬向縣裏報喜,於是砸鍋煉鐵運動興起。

全民大煉鋼鐵,確實氣派非凡。隻要坐車沿著公路走,兩旁到處是砸爛的鐵製品,山上倒下的是成片的樹木,田上插的是螞蟻出洞密密麻麻的禾苗,地上栽的是寸土見方的紅薯藤,到處是打著紅旗幹活的農民,此起彼伏的拉歌聲,熱鬧非凡的鑼鼓聲,確實呈現出了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上級領導做出大躍進這個指示精神傳達時,西平縣委縣政府裏波瀾不驚。

畢竟消除貧困,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原本是布爾什維克人不忘初心的題中應有之義。

有了縣鋼鐵廠的存在,大煉鋼鐵運動在西平縣不需要盲目開展。縣委陳書記胸有成竹,他順應著上級傳達的文件,同樣熱情地進行著合村聯社工作。

不過對於下麵鄉鎮自發開展的砍樹燒炭、新建小高爐土法煉鐵的事情被他迅速製止了。

‘崽賣爺田,不知心疼,’陳煒書記在某些激進、盲目地鄉鎮發現這種情況時,馬上開口痛罵。

他的做法讓這段時間裏心情沉重的孫默痛快了不少,他的心裏有了新的希望。

有了陳書記這根定海神針,或許西平縣的父老鄉親能躲過一場劫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古人誠不欺我!

在陳書記回到縣委時,孫默主動趕去他的辦公室彙報工作。在辦公室裏,他感歎著陳書記的驚人舉動,也表達了自己對他如此公開處置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