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洛陽不過短短時日,可再次重新踏入這座古城卻已恍如隔世,西門也從普通的士兵升職為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將軍,更是被董卓常常帶在身邊作為左右,一時風頭無兩。
如是放在從前西門的人生目標也不過如此,但經曆過汜水關、虎牢關戰場變化後,西門的心態已然開始悄然發生改變,更何況如今洛陽城中將要發生的事情實在讓人無心它事。像是一種過程或者說程序,每有大事發生,必有街頭童謠傳出,西門路過街市聽到童謠就這樣說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董卓回洛陽後,常聚集朝中文武商議遷都一事,每次都要因此吵得不可開交。而這日朝堂上董卓終於發了飆,將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司空荀爽等幾個反對遷都最厲害的人罷了官,貶為庶人。
西門作為旁觀者說不清遷都這事是好是壞,楊彪等人的說法是,“遷都是要把宗廟給丟了不管的,還得把漢室祖墳丟了也不管,百姓因此也得騷動不寧,還說長安為破爛的瓦礫之地不適宜居住等等。”董卓的看法則是“現在關中叛軍四起,長安有函穀關,安全啊!而且有個叫隴右的地方,要石頭有石頭,要木頭也多的是,建造宮殿房屋什麼的輕輕鬆鬆。”反正雙方說得都貌似有道理。
心情不好的董卓下朝後仍舊黑著臉:“說什麼恐百姓驚動,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
李儒說道:“遷都長安,乃是順應天命,是興漢之舉,天下百姓會明白丞相的良苦用心的。”
站在兩人身後的西門癟癟了嘴巴,心裏暗自判斷董卓想遷都的最大的原因是董卓認為洛陽風水不好,長安風水正旺才對。
心情稍好的董卓決定找點樂子做,於是一幹人等就打算出城狩獵一番,不得不說董卓作為目前漢室的CEO是缺乏了點進取心,多了點安於現狀,貪圖享樂。
......
一行人還未出城,便在一處街道被兩人攔下,乃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落於後方的西門,想不到再次見到曾經的上司會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回想從前的過往,西門心中不禁有了不好的預感,麵露焦急的看向伍瓊,而伍瓊始終未看西門一眼。
董卓問道:“你倆攔我車駕,是有什麼事?”
周毖拱手回答道:“我們聽說丞相打算遷都長安,所以前來諫言,希望丞相能夠收回成命。”一旁伍瓊也連忙拱手。
董卓怒極反笑道:“當初是你們向我保舉袁紹的吧!如今袁紹舉兵反叛,你們該當何罪?”
“如今這番做派,我看你們就是袁紹的內應。來人啊!將此二人推出都門斬首示眾!”
董卓說罷,便有一眾武士將周毖、伍瓊兩人押走,這時西門才聽伍瓊高聲喊道:“董卓,你倒行逆施,必遭天譴!董卓,你倒行逆施,必遭天譴!”很快聲音就聽不到了。西門看了看伍瓊被押解離開的方向,又看了看前方正與李儒交談的董卓。輕聲道:“伍老板,你所說的,大概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