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雙溪書院建立的較早,書院收的學生基本都是有天分的學生,書院裏的夫子也是專精科舉一途,因為挨著縣衙建立之初得到過當時縣令的扶持,所以書院建的比較大,最關鍵的是雙溪書院的藏書是除了縣學之外最多的。
縣學則是官學,隻收秀才中的佼佼者,除了每次院試中了廩生的能直接入縣學,剩下的秀才都是每年的歲考前二十名才能進入,而且名額不能買賣,你不去就讓下一位順延進去。縣學裏都是舉人授課,除了教四書五經也教君子六藝,而且還有靖江縣最多的藏書,縣令也會時常去講學。
聽完吳興的介紹李禾也對靖江縣的書院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想到自己和李楠在書店遇到的盧廣白等人不禁奇怪的問道:“那盧家怎麼會把盧廣白放到秋水書院,他不應該去雙溪書院才更好嗎?”
吳興聽到李禾的問話這才哈哈大笑道:“三郎,這世上不是光讀書就行的,還得會交際。我那表弟於學識之上考取秀才功名已無壓力,但是在這科舉一途可不是會讀書就行了,還得會做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交好的人就能在關鍵時刻幫你一把,就如同我一樣,要是我當初對你惡聲惡語,三郎想必也是看不上我的吧。”
李禾聽完隻覺得活著真難,自己除了要努力讀書還得學習怎麼跟人交際。要知道他最不擅長的就是這個,看來自己以後有的學了。
現在說書院的事還為時過早,畢竟李禾還得翻過年才能跟李楠他們一同前去,目前知道個大概就行了,具體的還得等李禾敲定行程才行。
接下來李禾就和吳興聊起了一些見聞,吳興也會講他弱冠之前出去遊學的經曆,李禾聽得嘖嘖稱奇,二人相談甚歡。
自從上次吳興又給李禾拿了一箱子的書之後,他就把李楠喊到了家中。
李楠和鄒遠不同,李楠和他是同族之人,血脈親緣就注定了他們隻能站在一條船上,以前吳興隻送給李禾幾本書的時候他可以和鄒遠分享,因為鄒遠手裏也有他沒看過的書。
但是現在不一樣,他是資源最多的一方,再跟鄒遠交換就不公平了。
“楠哥,對人對事上你比我聰明,我姐夫又給了我許多書,這次還跟鄒遠換著看嗎?最關鍵的是鄒遠現在已經沒有書能跟我換著看了。”
書房內李楠看著擺在麵前的一摞摞書籍,愛不釋手的翻來翻去,聽到李禾的問話手指還依依不舍的在書頁上滑動。
過了好一會兒李楠才收回目光,思索了一下才回答李禾:“鄒遠性情單純,雖然有些莽撞但是也是一個可交往之人。再者說咱們總歸要一起去雙溪書院念書,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你能瞞得住自己有這麼多書的事嗎,要是讓他知道豈不是會跟咱們起隔閡?別到時候交好不成反被人背後捅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