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還念了大學呢,雖然是因為她考得太好,考上了京大,驚動了公社的領導,他們親自到她家裏恭賀,還要求她爹娘一定要讓她讀書,她爹娘才放棄了讓她別去上大學的想法。
不管前因後果,反正她上了大學,她真的覺得自己過得挺好的了。
可是等到她離開了家,來到京市,一路上離家裏越遠,她越意識到自己有多不融入城市。
特別是到了宿舍以後,她感覺每一個人都比她幹淨好看。農村並不能成為理由,因為宿舍裏也有其他來自農村的,可是人家都比她整潔多了,甚至連名字都比她好聽。
招娣,招娣,這赤裸裸的意味,就如同孟妍聽到她名字時所說的那樣,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想要兒子。
她後頭就是一個弟弟,所以從小她家裏人就一直說她這個名字很好,真的招來了弟弟,是個有福氣的。
最初葛招娣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越長大越懂事,她就改變了這個想法。
特別是她爹娘後來又生了兩個妹妹,因為已經有男丁了,所以他們沒有給這兩個女兒取什麼“盼娣”“望娣”之類的名字,免得不知道的人以為他們家沒有男孩。她兩個妹妹的名字盡管取得隨便,卻很正常,一個叫葛芬,一個叫葛芳。
當時葛招娣心裏就有些羨慕了,不是說她的名字好嗎,那為什麼隻有她一個人叫這個名字呢?為什麼她不能擁有正常的名字呢?想要兒子,她爹娘就不能自己改名字嗎?
小小年紀的葛招娣心裏閃過這麼多為什麼,但隨著村裏其他“招娣”“盼娣”的出生,她那些小小的不忿又麻木了,直到來到京市才死灰複燃。
原來外麵的人名字都這麼正常,隻有她的名字,是愚昧落後的產物,葛招娣心態算是很好的,對於她和宿舍其他人的差距,她都能盡量消化,不讓它影響她心靈,但是對於名字她一直都有些自卑。
葛招娣也有一個想法,不過她還沒能付諸行動。
這個暑假,葛招娣沒有回家,而是留在學校。一是因為家裏沒有給她回去的車票錢,光靠著補貼省下來的錢,讓她全部花在回家的車票上,她是萬萬舍不得的。
二則是她自己也並不想回家。回家有什麼好的呢,回去了就是被當成牛馬使喚幹活,根本不如她在宿舍過的輕鬆,而且城市什麼都方便,她能在學校裏享受到熱水房,這是她家完全比不上的。
還有她自己心裏也很清楚,她的出路就是在學習上,她要好好讀書,才能在畢業以後分配到好單位,爭取留在城裏。
她爹娘當初雖然是迫於公社的壓力才同意她來上學的,但他們也不是沒有想從她身上撈好處。有個大學生女兒,那不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進項嗎,她弟弟也能更好說親了。
葛招娣不想成為工具,所以幹脆一點回家的心思都沒有,就留在學校,每天過得輕鬆自在,天天地待在圖書館。
雖然因為前幾年的運動,圖書館的藏書被毀了不少,但對於鄉下來的葛招娣來說,依然能稱得上浩瀚書海了,她簡直要沉迷進去,那些書為她打開了很多世界的大門。
空餘時間,她也出去過幾次。自從來了京市念書,她就一直待在學校沒出去過,對京市的了解,除了第一天來時從火車站到學校的匆忙記憶,就隻剩下這個校園了。一直到暑假學校冷清下來,人少了,她才試探著出了幾次學校。
原來京市是這麼的繁華這麼的精彩,她在學校就已經覺得很好了,出門了幾次更是深刻感受到。
葛招娣這一個暑假吃好睡好,不像在家裏時跟牛一樣幹活,又維持著良好的衛生習慣,心態輕鬆,可不是白了不少胖了幾分麼?還有書本滋養她的靈魂,連氣質都變好了不少。
這一次的葛招娣,在麵對薑青菱拿的從滬市帶回來的小禮物時,不會像以前那麼驚慌失措了,當然,她還是很珍惜地接了過來,畢竟這是滬市帶來的,她就算在京市也沒有買過什麼東西,更別提滬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