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看,各種油在性質上還略有不同。有的偏涼,有的偏溫,有的又是平性。假如能根據證候選擇,那就更為有益。
日常炒菜,是離不開油的。油的種類很多,有素油,有葷油。素油裏,又有麻油、生油、菜油、豆油,以及色拉油等;葷油裏,又有豬油、黃油的不同。
各種各樣的油類,應視需要的不同而分別選擇。從中醫的角度看,各種油在性質上還略有不同。有的偏涼,有的偏溫,有的又是平性。假如能根據證候選擇,那就更為有益。當然,也不必拘泥於這一點。因為日常用油畢竟很少,是無關康複大局的。
麻油,性味甘涼。它是從芝麻中製取的,和芝麻的食療功能相似。能養血,潤燥,補肝腎。因為偏於涼性,有一些清熱解毒的功效。
通常,麻油隻是在菜肴燒煮好後,加一點,作為點綴之用,取其香味。很少有人用麻油炒菜。例如,在炒鱔絲後,臨上桌前,加一些大蒜泥,淋上一些麻油,更增美味。因此,人們常忽略它的食療價值。
自然,為了它的食療價值,直接飲些麻油,是不現實的,而且相當難於下咽。過去在防治血吸蟲病時,曾有一種藥是溶在麻油中的,想想應該很香,便於服下,實際上嗅到這股味道,就咽不下了。麻油隻能作為點綴之用。要取得它的補肝腎作用,還是吃芝麻。
生油,即花生油,炒菜時常用,帶有花生的香味。它的性味甘平。能補益中氣,也有潤燥作用。現代研究認為,油中含亞油酸較多,對身體有益,防癌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