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狹路相逢(1 / 2)

開年本該繁忙,但昭月難得輕鬆一些,隻因林瑜回來,大理寺昭月便轉手了,重回禮部,雖說事情也有,但比起那些生殺案件來說,算是閑職了,隻監督祭天典禮的操辦。

另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開春科考,昭月作為主考官之一,還負責布置考場。再有就是各種宴會集會,但也隻挑了必要的去一下,比如現下要去的言承侯家老太君的八十大壽的壽宴就必須去了。

言承侯府上出過幾個忠直的禦史言官,那位老太君年輕時還與昭月的皇祖母曾是閨中密友,這不得不去。

昭月早早備了厚禮,一下子便隨晏齡一起去了,林瑜與安青彥有急事還未處理完,稍晚才到。

昭月一到,言承侯一家與眾賓客已是在階下等著了,昭月著了霧藍色衣裙,外披了湖藍色滾了絨邊的鬥篷,身上配飾不多,隻配了昭月日常最愛的雙魚佩,湖藍襯得她更加端莊大方,貴氣天成。低調典雅的顏色在這樣的場合顯出她的別樣用心。

晏齡先一步下馬扶昭月下了馬車,昭月未語,笑意已漾在臉上,繁花一般的臉上帶著可親的笑意,直叫人不得不喜歡,她連忙上去阻止老太君一家行禮,說話談吐悅耳動聽,從容優雅,晏齡在一旁更是一番言語,直說得眾賓客不住開懷,惹得老太君直將二人緊緊拉在手裏進了府還不放開。

入了府,晏齡還厚臉皮不走,窩在太太君身旁賣乖,隻比老太君親孫子還親。

此刻老太君親孫子言小侯爺在邊關趕不回來,自小倔驢潑猴一般,說來也奇怪,言承侯一家世代出文官清流,到小侯爺這一代卻出了言俞卿這第一個武將,他隨軍出征之時聽說氣的他爹躺了三天。

晏齡與他自小不對付,但是兩家極親厚,言侯夫婦和老太君極喜晏齡,晏齡隻當他家半個兒子養。

昭月與晏齡陪著說了一會兒話,便不麻煩,自去坐了,主家必定還得招呼其他賓客,便由言侯夫婦親自送往宴席上座坐了。

此時有戲台演著一出三太子,昭月便自與晏齡看戲,其間,各有同僚官員,所識各世家官眷上前拜會。還好晏齡從旁活躍,自是一番觥籌,昭月隻覺得,恐怕還未開席,自己便要先醉了。

晏齡給他要了解酒的,囑咐她先吃點東西,接下來的別喝了,交給他。

果然接下來的敬酒幾乎被晏齡代了,她倆這邊幾乎快圍了一桌,晏齡左右逢緣,誰也不冷待,但在酒上也不吃虧,皆接待妥帖送走了,昭月分明見他哄別人喝了幾杯自己才喝了一杯,還很會轉移戰火,很快將旁的人拉進戰局轉移了注意力,他主導局麵,讓所有人參與進來,還能在這種局麵中,分神奪了昭月手中的冷酒。

昭月隻得乖乖坐好喝茶,席間地籠燒的旺,又喝了酒身上熱,昭月便想嚐嚐冷酒,這才端了便被拿走了。

終於席麵開了,林瑜安青彥也到了,幾人坐了一桌,自是氣氛愉快。

本來吃完席幾人該走了,被眾人強留了,不好再推拒便再留了一會兒。

昭月身份特殊,便不下席,留在女賓這邊與眾人陪坐看戲,其間昭月被灌了幾杯果酒,便由阿玉陪著去走走醒酒,她自席間一出,山尾便跟了上來。

昭月自廊下路過時,有人作揖行禮,昭月隻覺得聲音耳熟,便看了一眼,卻是老麵孔了,介之舟,她隻頷首回了禮寒暄幾句便要離去了,但走出幾步,突然停了轉身道:“對了,傳言你家有一套珍藏的冰裂紋瓷器,可在京中嗎?“

介之舟對她的突然提問有些意外,旋即恭敬答道:“是有這樣一套,乃祖父愛物,可惜在琕陽老家並未在京。“見昭月已露出失望之色,又道:”但是祖父另一隻天青色汝窯葵瓣茶盞在我三歲時贈予我我,此次帶回京了,造型秀美,釉麵蘊潤,也是值得一賞的,帝姬如不嫌棄,改日給帝姬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