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玲被拐案延期開庭,“人販”兒子曾深夜致電蔡父:我們能不能做親戚?

9月22日,深圳龍崗區,49歲的開家門,兩隻被打理得精神漂亮的寵物貓聞聲躥來,在客廳悠然踱步。有它們在,沒有老鼠敢來這個家。蔡興全曾在錄製的短視頻裏說:人販如老鼠。

6個月前的3月20日深夜,小女兒蔡佳玲從四川坐飛機到深圳,重新走進缺席了15年的家。

拐走蔡佳玲的女人張某沒有把她轉賣,而是送回四川廣安老家和兩位老人生活。蔡佳玲知道自己身世當晚,張某也趕了回來,沒來得及鋪床,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蔡佳玲不敢問,張某什麼也沒說。隻是第二天去深圳的路上,張某說了句:“你那邊的親父母也不一定對你好。”

到深圳沒多久,蔡佳玲就決定留下,而張某被民警帶走。張某兒子偷偷來找她簽諒解書,用養育之恩要求她,說不簽“媽媽”會有多年牢獄之災。她簽了。

那這15年來一直苦尋自己、漸漸畸形的親生家庭呢?自己15年的記憶為什麼變得荒唐又虛幻?“明明最受傷害的是我。”簽下諒解書的5個月後,蔡佳玲改變心意,手寫了一份給法院的情況說明,“十分不認同諒解書內容……處罰方麵按照法律程序正常處理。”她曾一直以為自己要拚命學習才能逃離那個“極度重男輕女”、“始終在否定我”的家。原定於9月25日開庭的張某拐騙兒童罪一案因之延期,法院需重新調查蔡佳玲在張某家中的生活。

蔡興全在等待開庭,蔡佳玲在等待生活“安靜”——這種等待,不再遙遙無期。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30日舉辦“連青人網絡”啟動禮,期望借此連結廣大青年,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全麵發展多元才能和服務社會的機會,為香港建立青年人才庫。

民青局於去年年底推出《青年發展藍圖》(《藍圖》),青年網絡是《藍圖》其中一項重點措施。特區政府期望借此連結廣大青年,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全麵發展多元才能和服務社會的機會,長遠彙聚一群有活力、多元化、具競爭力,並願意積極投身社會建設的青年,為香港建立青年人才庫。

據介紹,“連青人網絡”的目標對象為12歲至39歲的青年。於起動階段,“連青人網絡”已經招募了近5000位曾參與民青局和18區民政事務處舉辦或資助的青年發展項目的青年加入,招募工作將陸續擴展至其他政府部門的青年發展項目。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主持當日啟動禮,並在致辭時表示,民青局將為“連青人網絡”會員提供切合青年人發展需要的活動和培訓,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包括政策座談交流會、內地研習和外訪活動、參與各式大型政府活動等,全力支持青年人發展多元才能和回饋社會,同時加強與特區政府的溝通和互動互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