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十三年二月初八,正是春回大地的好時光。
涼州漢陽郡郡守竇金楠效仿北地郡,派遣三千騎突襲右扶風的臨邑縣,妄圖劫掠婦女錢糧。
卻在武帝陵附近遭到中郎將金不換七千步兵的伏擊,竇金楠損失兩千餘騎後倉惶逃竄。
涿郡,鎮北大將軍府,春光明媚,院子裏的花草樹木開始萌芽。
看完了軍情邸報,張崇義幾乎笑破肚皮,揮著邸報對楊千鍾道:“北地郡薛謄跑去京兆府打了兩次秋風,竇金楠依樣畫葫蘆卻被打出屎來。”
楊千鍾會心笑道:“將軍,有沒有看出一些端倪?”
張崇義徐徐展開邸報仔細閱讀:“金不換是騎將出身,這次設伏帶著七千步卒,莫非朝廷派不出騎兵了?”
楊千鍾讚許道:“將軍見微知著,屬下佩服。
朝廷的精銳騎兵原有兩支,一支是兩萬輕騎的渭水大營,一支是八千重騎兵的鹹陽大營。
範進原是鹹陽將軍,八千重騎兵是他的嫡係,他起兵造反後,誘殺了渭水大營主將孫有狐,掌控了兩萬輕騎兵,朝廷騎兵全都落入他的手裏。
去年金淳中匆忙組建了幾千輕騎,卻在陳留城外遭到埋伏,一仗打的精光,朝廷如今連出兵伐蜀的糧草都征集不到,沒有錢財再建騎兵。”
張崇義把邸報攤在桌麵,皮裏陽秋道:“大旗算是徹底完了。這位韓家的麒麟兒真是謀國大才,短短兩年時間就把大旗折騰得分崩離析,真是有手段有謀略有本事。”
楊千鍾心有所感道:“是呀。曆史上確實有這樣一種人才,他們文武雙全,聰明智慧,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典型的就是王莽。
說他無能吧,他文韜武略遠超常人,以外戚身份執掌權柄,權傾朝野,炙手可熱,對內擅立君王,對外深得民心,篡漢自立新朝,堪稱一時之雄。
可他最後倒行逆施,仿古改製,最終釀成綠林赤眉叛亂,慘死於亂軍刀下。
這位韓家麒麟兒幼有才名,多次向先帝奏對,所奏條陳無不彰顯真知灼見,我都極為欽佩。
誰知此人掌權之後,施政隨心所欲,處事毫無章法,不明天理,不曉人事,比他老子遠遠不如。”
張崇義不置可否,怔怔發呆。
楊千鍾掏出一紙公文遞給張崇義,說道:“將軍,昨日接到信都郡奏報,說是月前有一夥千餘騎的馬匪,不時從青州方麵竄出襲擾我轄區百姓,來去如風,行蹤詭異。
郡尉韓克禮率軍圍剿了兩次,可是信都郡隻有一千輕騎,每次隻能擊殺幾十騎,難以聚而殲之。
韓克禮向大將軍府求援,請將軍派三千鐵騎赴信都配合剿匪。
將軍,你意下如何?”
張崇義驀然抬頭盯著楊千鍾,大惑不解道:“青州方向哪來的馬匪?
又不是地形險惡窮山惡水的邊境山區,東邊是青州,北麵是渤海郡,南邊是兗州,周邊全是富饒的平原,這夥馬匪從而何來?
該不會是青州兵扮成的馬匪吧?”
楊千鍾麵帶笑意道:“將軍一針見血,屬下也懷疑是平原郡的官兵窮瘋了,偽裝成馬匪跑來信都打秋風。
青州吃空餉吃的舉世聞名,錢財大部分落入了郡縣各級官員的腰包,底層將士窮的響叮當。
據說平原郡大半年沒有給官兵發餉,那些官兵過年時連肉都沒得吃,每天隻有兩個饅頭。將軍,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