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婚俗與喪葬(2)(1 / 3)

206.藏族人如何處理屍體?

屍體的處理過程大同小異,人死後,立即向喇嘛活佛報告,請他念誦適當的經文,超度亡靈,防止靈魂走入歧途。祈禱神佛,讓死者轉生極樂佛界或盡快轉世投生到佛法盛行之地。西藏人不會祈禱自己的親人轉生到仙界,因為仙界還是在輪回之中,人類卻由於有限的壽命和困難而被認為是最有可能達到成佛途徑的,因此藏族人認為如果不能投生到佛界就最好轉世到佛法昌盛的地方。這個程序完畢後,才能動屍體。

在一些沒有喇嘛的地方,親人除了念頌六字真言等通俗經文而外,有些地方還會對著剛剛斷氣之逝者的耳朵反複告誡他專心向佛祈禱,不要留戀家人和世間物等,死者親屬也盡量克製不能嚎哭,因為這會使死者懷念家人、留戀世間而影響其專心祈禱和奔向中陰之路。

一般而言,僧人屍體收為禪坐姿勢,而有些高僧臨圓寂時自然成坐姿入定。而俗人的屍體一般是蜷曲起來,並把頭彎至兩膝之間,成嬰兒投胎姿勢,但也有一些地方將屍體捆綁成盤腿、雙手合十狀。

屍體一般根據高僧的卦示要在家中停放三天左右,但如果是年底,則必須在新年之前處理屍體。期間開始請僧人來念經,以超度死者靈魂,出葬時間一般要經過打卦擇吉日。

出葬那天,在康區一些地方,由子女或親人輪流背著屍體順時針方向圍繞寺院,寺院的僧人也會集體為死者念經超度,然後送到天葬場或用其他葬禮。在衛藏等地區則是直接從家中背走。

另外在康區的許多地方,處理屍體的都是寺院的僧人,一般認為僧人處理屍體不僅使死者家屬感到極大的寬慰,而且由僧人處理屍體使僧人更能感受無常,那些處理過很多屍體的僧人受到人們的尊崇。但在衛藏地區卻有專門的背屍人,他們是俗人,而且並不被認為是高尚的職業。

處理屍體的方法最普遍的就是天葬(鳥葬),此外西藏各地還有其他的葬法,主要有塔葬、水葬、火葬、野葬、土葬等。

207.傳說藏區有一種現象叫“詐屍”,很恐怖?

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區民房的門都很矮,即便是華麗的樓閣,其底樓的門仍較矮,比標準的門少說也矮1/3。除非是孩子,一般人都必須低頭彎腰才能出入。而且門口地勢內低外高向裏呈慢坡形,這樣更顯得房門矮得出奇,給人一種房與門的比例嚴重失調的感覺。

在拉薩八廓街仍能看到古式的矮門房屋。

修建矮門房屋實際上是預防行屍闖入的一種手段,至今相沿成習。“行屍”藏語叫“弱郎”,是指人死後再起來到處亂闖,危害活人。所謂“弱郎”既非複活也不是詐屍。藏族所言“弱郎”,就是指有些邪惡或饑寒之人死去後,其餘孽未盡,心存憾意,故異致死後起屍去完成邪惡人生的餘孽或尋求未得的食物。但必須在其軀體完好無損的狀態中才能實現。如此說來,藏區的葬俗本身給起屍提供了極好機會。

在藏區,尤其在城鎮,不管什麼人死,並不馬上送往天葬台去喂鷹,而是先在其家中安放幾天請僧人誦經祈禱,超度亡靈,進行送往生等一係列葬禮活動,屍體在家至少停放三至七天後才安葬。若發生起屍,一般都在這期間。

人們常言起屍具有五種類型:第一膚起,第二肉起,這兩種類型的起屍,是由其皮或肉起的作用。第三種叫做“血起”,此類起屍由其血所為。這三種起屍較易對付。隻要用刀、槍、箭等器具戳傷其皮肉,讓血液外出就能使起屍即刻倒地而不再危害人了。第四種叫做“骨起”,即導致這種起屍的主要因素在其骨中,隻有擊傷其骨才能對付。第五種則叫“痣起”,就是使他變為起屍的原因在於他身上的某個痣。這是最難對付的一種起屍,尚未擊中其痣之前四處亂闖害人,所以隻能誘殲而無法捉拿。

208.天葬是怎麼一回事呢?

天葬也叫鳥葬,就是把屍體喂給鳥類,是藏族比較古老的一種葬法,在絕大多數地方通行。

人死後,點一盞酥油燈,攤開超度經文於頭前以示祭奠,並請活佛或高僧打卦占卜,選擇出殯日子,還要請僧人誦經,停屍三至五天後,按卜算的日子,由村裏或氏族內不是骨肉親戚的送葬隊伍將死者馱至固定的天葬場煨桑致哀,並以糌粑桑煙召喚禿鷲來食,由天葬師具體操作整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