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翡翠國南部港口到北部邊境老街,有一條貫通南北的道路,是翡翠國最主要的幹路。
小豆芽派人與這條路周邊的村子接觸,邀請各個村子參與到保護豆芽運輸車隊的行動中來,不僅給這些村子交過路費,還承諾為他們提供聯防保護,一旦這些村子遭遇土匪襲擊,豆芽軍會以最快的速度給予支援。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計謀,便將這條主路基本打通。
當然,豆芽軍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在這條路上站穩腳跟,背後離不開北部兩大堅定盟友:老街遊擊隊和北部蠻寨的支持。
隨著主路的貫通,豆芽運輸公司的訂單源源不斷,因為在軍閥割據、交通不暢的翡翠國,還從來沒有一個勢力能夠打通一條路,即便是政府軍也沒能掌控如此重要的交通線。
翡翠國的基礎條件非常好,有些地區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收甚至四收,但長期以來的內亂頻發,交通癱瘓導致各地區物資不能流通互補,也是造成翡翠國越來越窮的原因。
豆芽運輸公司發布了互助政策,每個地區的貨主需自覺保護豆芽運輸公司的貨車,確保每一批貨物都能安全送到達。如果某個地區的貨物被劫,便不再接當地的運單,這使得割據的軍閥們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輕易不敢觸動豆芽物流公司的利益。
即使有些勢力對豆芽軍不感冒,但他們也需要這個物流公司與外界交換物品。就連一直跟豆芽軍不太友好的克*獨立軍,也歇了給豆芽軍找麻煩的心思。
豆芽軍戰鬥力不凡裝備精良,還給所有的戰士發放薪水。這種雇傭兵的模式,吸引了眾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趕到豆芽軍總部尋求加入。
隨著如今豆芽軍的強大,招兵條件也愈加嚴格了,不但要考察身體情況還要考察背景,多數人都沒有被選上。
沒入選的老百姓也不虧,豆芽軍會讓運輸車隊把他們捎帶到離家最近路口,並送一些糧食給這些人維持短期生計。
人性化的舉措讓豆芽軍的聲譽日隆,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希望之光。小豆芽倒出時間和精力,每天訓練自己的部隊,豆芽軍的戰鬥力在顯著提升著。
豆芽軍的成立,迅速穩定了周邊的安全性,別的不說,至少豆芽同盟軍的轄區內,老百姓可以安心種地了。
實際上豆芽軍的轄區是屬於官方管轄的,但官方的部隊實力越來越弱,被各地方武裝擠壓在京城附近,外圍基本沒有能力管理了。
豆芽軍的崛起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派人來與小豆芽談判,想要收編豆芽軍。
豆芽軍現在隻有三千人左右,卻是實打實的戰鬥力,且裝備精良,官方看著也眼饞。
小豆芽仔細考慮之後拒絕了官方的邀請,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搞政治,還是先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理好,讓轄區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再說。
官方沒強求,一是他們還需要豆芽軍幫忙穩定外圍地區的安全,現在官方無力管轄,讓豆芽軍管理總比落到地方武裝手中要好。
二是豆芽軍沒有野心,隻是為農民提供保護,不搶占城鎮,城鎮仍在官方的管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