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727年閏九月(1 / 2)

李亨剛才的話,讓我想起了史書中對張說、崔隱甫、宇文融在公元727年的一段描述。禦史大夫崔隱甫,禦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在公元726年時一起彈劾張說,並奉唐玄宗之命與侍中源乾曜,和大理寺官員一起審問張說,最終結果隻是讓張說被罷免了中書令,兼任的尚書右丞一職沒變。

張說依然活躍在朝堂上,讓彈劾他的人,尤其是宇文融,崔隱甫這兩位政敵如鯁在喉。崔隱甫和宇文融三番兩次詆毀張說,而張說也不甘示弱,坐擁一幫支持者維護自己,與崔隱甫和宇文融等人明爭暗鬥。

唐玄宗難以忍受這樣的明爭暗鬥,就以各自結交朋黨搞對立為由,將他們命令退休的勒令退休,解職的解職,貶官的貶官了。

我裝作有些疑惑地說:“皇上一下子罷了禦史大夫崔隱甫,尚書右丞張說的職務,還貶戶部侍郎兼禦史中丞宇文融為魏州刺史了,這是為什麼啊?”

李亨右手捋著右鬢角垂下的那縷頭發輕輕地說:“還不是因為他們分成兩派,各自結交朋黨,搞對立,相互攻擊嘛。”

“噢,原來如此,皇上這樣做是英明的,一個團隊這樣內耗嚴重,是不利於開展工作的。”

“文遊唐,你也懂管理啊?”

“不懂,我隻是說了我的觀點而已。”

“你認為近些年,大唐出過房玄齡,杜如晦那樣的名相嗎?畢竟現在是開元盛世,被人們認為繁華強盛程度超越了貞觀年間。”

“大唐自進入開元年間以來,要說算得上明相的宰相,已經出現了三位了,他們就是姚崇、宋璟、張說。”

李亨明亮的眸子裏流露出一絲意外的神情:“張說算得上明相嗎?”

“算啊,正因為如此,我對張說的退休感到有一些惋惜。”

“也許你說得對吧,你總是有超前的思維,我認為你如果到朝堂上任個三品官,還是能勝任的。”

“殿下你過獎了,我文遊唐不喜歡做官,也沒有你說得那麼有能力。”

“長江後浪推前浪,張說已經六十一歲了,他退休後會有年輕一些的有能力的人出現的。我父皇已經令建康軍使張守圭,任瓜州刺史、墨離軍使,同王君毚一起抵抗吐蕃侵擾了。我父皇這次找對人了,張守珪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

“殿下你說得沒錯,有張守珪和王君毚聯手抵禦吐蕃,蕩平河西地區的吐蕃入侵軍隊指日可待。”

我與李亨在小亭子裏坐著討論軍國大事,談論得很投機,很快就接近吃晚飯的時間了。一身粉紅色棉袍,化了較鮮豔的妝容的小婭,走過來了。她頂一大一小兩個發圈底部紮著的六朵紅色絲綢小花朵,看上去很顯眼。

小婭站在亭子外西側說:“殿下,奴婢提醒您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我打掃完二樓書房的衛生後,在一樓小廚房做了一些糖炒栗子,您可以先到堂屋吃一些糖炒栗子墊墊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