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看不中用”“銀樣鑞槍頭”。
“投資”的世界也是一樣。所有關於投資的知識、技巧與經驗,其實都屬於
“拳”的範疇。而如果你真的想當個投資高手,最終攀上財富的巔峰,就一定要
先把“功”練好。
這個“功”,指的就是心態。或者再說得具體一點兒,就是一種世界觀,一
種信仰。
武俠小說裏的絕世高手,往往都是“內功”驚人的主兒,可以做到殺人於無
形。不僅如此,這種高手往往還以和尚、道士居多,平時看著巨平淡無奇,一出
手準能震倒一大片。
為什麼?就是因為和尚、道士以心法見長,所以麵兒上的功夫其實對於他們
來說已然不再重要,他們已經達到“用心殺人”的化境了。
投資的世界亦如此。隻要你掌握了過硬的心法,其實那些分析技巧、操作能
力神馬的就已經可以是浮雲了。單憑“心法”這一項,就足以助你登上成功的巔峰。
我雖說不知道巴菲特爺爺是否練過什麼相關的“投資心法”,但即使他沒有
專門練過,也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心法高手。
因為我真的不大相信如今那些專家、學者、基金經理在知識與技巧方麵會比
巴老差多少。甚至說得不禮貌點兒,我認為在這些方麵,巴老應該是輸給這些人
的。但為什麼隻有巴老能“笑到了最後”?
除了“心法”,不可能有別的解釋。
就“眼看著鐵哥們兒蓋茨的股票狂升
500多倍也絲毫不為所動”這一條,一
般人就不是對手!
這種“心法功力”,天下幾人能敵?!
所以,即便買同樣的股票,用同樣的招,“心法功力”不同,也完全有可能
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這也許是巴老不願意在細節上為別人支招的理由之一。
道理很簡單:就算我把明天我想買的股票偷偷告訴了你,即便我依然能賺
翻,你卻未必能掙到錢,弄不好還可能賠個底朝天。
因為咱倆“心法功力”不同。
真正的高手,未必不貪婪。隻不過人家貪婪的境界比普通人更高一籌而已。
打個比方,武俠小說裏的那些曠世高手難道不貪婪嗎?他們矢誌不渝,如癡
如狂地追求功夫的至高境界,何嚐不是一種貪婪,一種極強的欲望的體現?
就是說,高手不一定需要四大皆空,不一定不可以有欲望。
但是,他們懂得取舍,懂得控製欲望,他們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終極欲望,
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能做。
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的絕世高手往往不會出來參加某個“武林大會”,爭個“天
下第一”什麼的原因。
因為隻有這樣做,他們才能達到真正至高無上的化境。
投資也一樣,你隻有做到以抽離的姿態投入,以置身事外的姿態置身事內,
才能終成霸業。
巴老不是絲毫不介意“世界首富”的名號以及人世間的種種紛紛擾擾,超然
於事外,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並已然決定百年之後要將畢生財富“裸捐”嗎?
這就是一種高手的化境。
隻要這種“心法功力”的金身不破,巴老在有生之年依然能夠不停地賺到更
多的錢。
所以,如果你不想打了十年拳還老是被動挨打,一臉烏青,就得好好抽點兒
時間,仔細琢磨一下“功”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