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修身篇(5)(2 / 3)

【譯文】

澄侯四弟左右:

今年以來,賢弟實在勞苦,比我在軍營,恐怕要辛苦十倍,萬萬希望加意保養身體。

祁陽和敵人,或者可能不流竄到湘鄉,萬一竄入,也是無意吧,我已經不去懸念它了。

我自去年六月再度出山,沒有一件不批複的稟告,沒有一封不複的信件,過去由於往來結下的嫌隙今天很後悔,現在業已消除十之七八。隻是辦理軍務,仍然不能夠十分盡職盡力,因精神不足。

賢弟聽說我近日在外,還有過錯,不妨寫信告訴我。我委派伍華瀚在衡州充當坐探,每兩無送信一次,家中如有軍情報營,可由衡州交伍華瀚轉送。(鹹豐九年五月初六日)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原文】

澄侯沅甫兩弟左右:接家信,知叔父大人,已於三月二日安厝馬公塘。兩弟於家中兩代老人養生送死之事,備極敬誠,將來必食報於子孫。聞馬公場山勢平衍,可決其無水蟻凶災,尤以為慰。澄弟服補劑而大愈,幸甚幸甚!

吾平生頗講求惜福二字之義,送來補藥不斷,且蔬菜亦較奢,自愧享用太過;然亦體握大弱,不得不爾。胡潤帥李希庵常服遼參,則其享受更有過於餘者。家中後輩子弟,體弱學射,最足保養,起早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鹹豐十年三月廿四日)

【譯文】

澄侯、沅甫兩弟左右:

接到家信,知道叔父大人已在三月二日安葬馬公塘。兩位弟弟對於家中兩代老人養老送終的事,辦理得非常誠敬,將來你們的後代會得到回報:聽說馬公塘山勢平衍,可見決不會有水淹蟻蛀的災禍,尤其感到欣慰。澄弟吃補藥而病大好,非常幸運!

我平生很講求“惜福”二字的意義。送來補藥不斷,食用蔬菜也比較過度,自己感覺太過了,吃了很慚愧。然而體質中氣也確是太弱,不得不吃得稍好一點。胡潤帥、李希庵常服遼參,享受更有超過我的地方,家中後輩子弟,身體弱的學射擊,是保養身體的好辦法,早起尤其是健身的千金妙方、長壽的金丹啊!(鹹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宜平驕矜之氣

【原文】

沅弟左右:接來緘,知營牆及前後壕皆倒,良深焦灼。然亦恐是挖壕時不甚得法,若容土覆得極遠,雖雨大,不至仍倒入壕內,庶稍易整理。至牆子則無倒坍,不僅安慶耳。徽州之賊,竄浙者,十之六七,在府城及休寧者,聞不過數千人,不知確否?

連日雨大泥深,鮑張不能進剿,深為可惜!季高尚在樂平,餘深恐賊竄入江西腹地,商之季高,無遽入皖,季高亦以雨泥不能速進也。

潤帥謀皖已大半年,一切均有成竹,而臨事複派人救援六安,與吾輩及希庵等之初議,全不符合。槍法忙亂,而弟與希庵皆有驕矜之氣,茲為可慮。希庵論事,最為穩妥,如潤帥有槍法稍亂之事,弟與希婉陳而切諫之。弟與希之矜氣,則彼此互規之,北岸當安如泰山矣。(鹹豐十年三月廿一日)

【譯文】

沅弟左右:

接到來信,得悉營牆和前後浚溝都倒塌了,深感焦急。然而也怕是挖壕溝時不大得法,如果挖的土堆得離壕溝很遠。雨就是大些,不至於又衝入壕內,也許稍微容易整理。

至於營牆那是沒有不倒坍的,不僅僅是安慶,徽州的敵人,流竄浙中的,十之六七;在府城和休寧的,聽說不過幾千人,不知道確實不?

連日雨大泥深,鮑、張兩軍不能進攻,深為可惜。季高尚在樂平,我深怕敵竄入江西腹心之地,與季高商量,不要急於入安徽,季高也覺得雨大泥深不能很快出發。

潤帥謀劃安徽戰局已經大半年,一切他都胸有成竹,而臨事又派人救援六安,和我們及希庵等開初的意思,完全不符。槍法忙亂,而弟弟和希庵都有驕矜的表現,這是值得憂慮的。希庵論事,最為穩妥,如潤帥有槍法稍亂的事,弟弟和希庵可以委婉陳詞,切實的諫阻他。弟弟與希庵之驕矜之氣,要互相製約一下,那麼北岸應當是安如泰山了。

(鹹豐十年三月二十日)

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

【原文】

沅季弟左右:

沅弟以我切責之緘,痛自引咎,俱蹈危機,而思自進於謹言潮該路,能如是,是弟終身載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季弟言亦平,溫雅,遠勝往年傲惰氣象。

吾於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進京散館,十月二十八日早侍祖父星岡公於階前,請曰:“此次進京,求公教訓。”星岡公曰:“爾之官是做不盡的,爾之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滿招損,廉受益,爾若不做,更好全了!”遺訓不遠,至今尚如耳提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