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憂鬱的丫丫(1 / 2)

在學校的時候丫丫就喜歡在早晨跑步,喜歡呼吸早晨的空氣,喜歡被整個世界包容的感覺。很多見過丫丫的人都說她應該是喜歡白色,但是丫丫卻喜歡藍色,丫丫說藍色代表憂鬱。

是呀!丫丫本來就是一個憂鬱的人,當身邊有幾個特別好的朋友在的時候,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交流不完的問題,但是當人稍微多一點點,或者其他幾個人滔滔不絕的講述一件她根本不感興趣的事,那麼一般情況下,她的心情一下子就變成了“藍色”的。

喜歡拖著腮幻想一些童話故事裏的情節,但是每每走到設想結局的環節,丫丫構思出來的都是黑色結局,或者調換成藍色情調。可是丫丫總也不承認自己是憂鬱的……

走在駐地辦後麵的田地裏,丫丫忍不住的哼著小調,手裏拿著一根草,也愉快的跟著歌聲跳起了輕快的舞蹈。早上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情況下,這裏的空氣還是特別溫馨可佳的,農田裏的莊稼已經快要收割完畢了,有的甚至都已經種上了可以冬眠的小麥了。

同樣是在早晨,同樣是跑步,同樣是站在天空下麵,然而,被世界包容的再也不是曾經幼稚單相思的少女丫丫了。在這裏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感覺,丫丫看著遠處,突然眼睛裏反映著過去的小小序幕,丫丫冷冷的像是在欣賞一場電影一樣專注的盯著前方。

籃球場了一個男生獨自在打球,帥氣的發型、獨特的運動衣、潔白的運動鞋,就連流汗都是風度翩翩的滑落,每個動作、每個姿勢都是那樣的瀟灑優美。

丫丫曠著早讀課偷偷跑到操場隻為能看一眼這個瀟灑的男生,這個隻是在籃球場見過,但是從未說過話,就連是哪個班級的都不了解的一個男生。他喜歡運動,喜歡籃球,雖然他沒有運動健將那樣執著,也沒有籃球明星那樣帥氣,可是他身上有種說不出的吸引力,就是這種吸引力讓丫丫“不能自拔”。

他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著丫丫,如果哪天籃球場上沒有這個男生的身影,或者隻是短短的遲到幾分鍾,丫丫就會覺得整天都沒有一絲的動力,覺得自己都是魂不守舍的。然後丫丫會一直一直在球場上溜達著,直到那個男生出現,或者直到下課的學生開始自由活動,打亂她的思路的時候,丫丫才慢慢的走開。

這或許是上帝的一種承諾吧?或許上帝注定要讓丫丫憂鬱。

沒過多久,球場上再也沒有男生的影子,再也沒有獨特的拍打球聲,再也沒有借助打球用力喊叫發泄的他了,丫丫走遍了那裏的每個角落,可是卻再也沒有找不到他。

丫丫感覺從此和這個帥氣的男孩就像失去了磁性的磁鐵,還沒碰觸就已經被命運安排著分開了。丫丫失望的站在球場上,沒有人明白此刻丫丫的心情,她抱著頭……

有人說一切都是命運安排好的,恨與悲,欲望與愛,還有夢想。

真的是安排好的嗎?如果夢想是命運的一部分,為什麼自己的追求卻隻能與夢想錯位?

炫目的晨光將丫丫從穿梭時光的眼眶中拖拽出來,昨晚自己似乎沒睡好,揉了揉雙眼,仔細看了看眼前,一片田地、一條鄉村小道……

一陣風吹過,有種寒寒的清新,丫丫笑了,對著剛才看的那場簡短的電影笑了,這種笑不是在嘲笑初戀中的“自己”,也不是在回憶“自己”傻傻的過去,而是終於明白電影裏的“自己”真正在等待的是什麼?

這個時候隻有丫丫能知道,每次傻傻的望著那個男孩,不是因為暗戀,因為畢竟那個時候的自己還小根本不懂的什麼是戀;也不是因為單單的外貌,因為自己根本就不是外貌協會的;更不是因為球技,因為當時的自己不懂球,也沒在盯著球框數個進球的個數……

自己之所以那樣的每天去偷偷看一眼,是因為自己羨慕這個男生,而是因為他可以借助一種東西去發泄自己內心世界的不愉悅;每個有力的動作,每個特殊的姿勢都好像代表那一刻他的一種心境;他可以叛逆到曠課去打球,可以不顧世俗的眼光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丫丫喜歡的是這個男生思想上的一種“瀟灑”,瀟灑中的一點“自由”,而自己渴望在現實的生活中,每每遇見困難都能像眼前這個男生一樣,流再多的汗,摔再多的腳,不管最終進球如何,隻要這個過程中自己是開心的就好。

或許,不懂?或許,這就是丫丫的憂鬱吧!

轉過身朝著駐地辦的方向走去-----

回到駐地辦,整個院內依然靜悄悄的,或許這個點大家也都在上映一場更特別的電影,所以丫丫不忍心打擾他們,小心翼翼的,踮手踮腳的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