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魚集團的實驗室裏,一名工程師正在觀測所有誌願者的數據,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誌願者人數的變化。
這時屏幕裏出現的人數已經到了一萬九千九百人,並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看來還有幾分鍾兩萬人就可以全部在線觀測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屏幕上的數字也在不斷地跳動,最終變成了兩萬。
這名工程師看著屏幕上的數字,心中也很是欣慰,拿出手機準備向上級彙報,可是當他再次抬頭的時候,屏幕上的數字變成了19999。
“咦,奇怪,難道剛剛是我出現的幻覺麼。”
這名工程師還在自言自語著。他又等了幾秒鍾,發現屏幕上還是19999,並沒有變化。他在心中暗罵,這幫人辦事真不靠譜,一定要差一點。
於是他拿起電話準備通知負責招募誌願者的小組,告訴他們差一個人,就在電話剛剛打出去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他點開19999這一數字,開始調查裏麵的詳細數據,仔細瀏覽了數據以後發現,果然是這樣,兩萬人都已經注射完成,剛剛也確實出現了20000的數字,但是有一個人在這幾秒鍾死去了,所以20000變成了19999。
這位工程師看到這裏瞬間冷汗就冒了出來,這是偶然還是因為納米機器人出的事故呢?
這名工程師趕緊向自己的工作組進行彙報,把其他幾名同事,還有組內專家也都一並喊了過來,眾人聽到這一消息後,都馬上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圍在了這名工程師的電腦前。
每個人都一種要出事的預感,每個人也都在心裏暗自評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千萬別跟自己扯上關係。
沉默了幾十秒以後,工作組的項目主管開始了指揮:“大家先別慌,咱們馬上開始調查,先看看這是第幾批的納米機器人,找到注射的時間。”
另一名工程師回到了座位上開始迅速的查閱起了數據,很快就發現了,注射的時間是二十天之前,也就是死掉的這個人是第一批的五十個人當中的。
項目主管聽到這話以後,心裏的恐懼又大大的增加了。
有一個人在注射第三代納米機器人二十天後死亡,如果這不是一個個例,這是納米機器人攻擊人體導致的話,那麼再過一個月,萬一兩萬人都死了的話,這件事情就太大了。
這事兒一旦泄露出去,經過媒體一加工報道,多魚集團因為人體試驗,導致兩萬人死亡,那麼多魚集團倒閉事小,恐怕自己都得進監獄了。
想到這裏,項目主管告訴自己要冷靜,這一定是個意外,我們的技術一定沒有問題。
這名項目主管立即開始調查:“這個人的位置在哪裏,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先找到人,把人帶回來,看看死因。”
“查到了,這個人注射納米機器人的地點就在多魚集團的總部,而且他現在的位置,離我們隻有十公裏,在碧園小區,三號樓302房間。”
“太好了,馬上通知送葬業務的人員,趕快把屍體帶過來,越快越好。”
然而就在送葬人員往碧園小區趕的時候,負責定位的工程師驚奇地發現,屍體已經離開了剛剛的位置,自己動了起來。
“什麼,屍體正在緩慢的移動,這怎麼可能,難道是納米機器人出了故障,其實這個人並沒有死麼?”周圍的人都開始陷入了懷疑。
“不可能,納米機器人監控血液的流速,血壓,人體的溫度還有其它二十多個數據呢,這個人現在一定是已經死透了。”
“屍體已經高速地移動了起來,並且正在加速。”
“速度是多少?”
“現在是每小時八十公裏左右。”
“哦,那一定是他身邊有人,把他拉走了,他現在在車裏。繼續監控位置,我這邊和負責送葬的人溝通一下,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把屍體帶回來,還有,向公司的高層彙報吧。”
在安易第一次開公司早會的巨大會議室裏依舊坐著這五個人。
蘇文文最先開口:“現在的情況是馬董在飛機上聯係不上,周總也在飛機上,明天才能回來,現在也聯係不上,我們現在要做的應該是馬上查明誌願者的死因,董總,現在看是技術的問題麼?”
“從現有的狀況來看,絕對不是,自願者接受注射的時間已經超過二十天了,而在他身體內的每個納米機器人所攜帶能量的損耗不超過萬分之一,換句話說納米機器人並沒有做出任何行動,但是納米機器人沒有做出行動,不代表不會出現問題,可能他們在人體內本身就是一種問題。”
蘇文文又接著問:“我們之前做過那麼多次試驗了,可完全沒有問題啊,第一批注射納米機器人的人,至今為止已經快十年了吧,他們大部人如今可是都活得好好的。”
董智軍略微有些擔心的說:“可是畢竟那批人的的樣本太少了,而且每個人的體質又都不一樣,這次使用的劑量又加倍了,不知道會不會量變引發質變,不知道是不是納米機器人引發的人體免疫係統產生了過激的反應導致的,也許這次我們操之過急了。”
蘇文文有些急了:“董院士,第二代納米機器人能采集的數據太少,參與試驗的對象也太少了,導致研發進程緩慢,這之前可都是你說的,所以我們這次開發了第三代,並且將試驗對象拓展到了兩萬人,現在你又說操之過急,那到底……”
王閃打斷了蘇文文的話:“咱們現在關注的重點應該是眼下怎麼辦,我們怎麼才能把屍體給弄過來,時間可不等人啊,再不想想辦法,說不定會鬧出什麼樣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