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讀書(2)(1 / 2)

程錦瑟在這難得的休閑時光裏,與自己來了個深度的交流。

這樣的時光適合一個人,一杯咖啡和一張CD,無需其他多餘的外物,僅這些就夠了。

問問心靈的渴求,讓自己在這萬物之中,靜靜的觀察和思考,未來的每一步如何走下去。

與善良交朋友。

程錦瑟並非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她喜歡的是讀書,喜歡交朋友。美國作家E.B.White(埃爾文·布魯克斯·懷特)筆下《夏洛的網》便是人們成長路上的好朋友。心懷善良,幫助他人,成就自己。

一隻蜘蛛,一生隻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一隻小豬,也許可以提升一點生命的價值。

與善良交朋友。作為一隻落腳豬,威爾伯單純可愛,努力生活,不肯屈服被屠宰的命運。正是因為這些可貴的品質,小豬威爾伯不僅有小姑娘弗恩的照料,還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摯的友誼。每當威爾伯的生命有危險時,夏洛總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脫離險境。最終,因為拯救威爾伯,夏洛吐完了最後一口蜘蛛絲,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而威爾伯帶著悲傷和感恩之心撫養了夏洛的孩子。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快樂,善良的蜘蛛夏洛沒有得到永生。但是,夏洛所給我的感動是深刻的,留給讀者的精神是永恒的。為了朋友,夏洛可以日以繼夜的結網,用盡自己的能量。善良使我們變得強大。

讀書要“用好爛筆頭”。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書讀薄、讀精、讀透。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經常筆不離手,網羅世界知識,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他在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裏所留下的珍貴手跡,既是其智慧的結晶,又是後人研究其及其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如何用好筆頭?相信你我都會有這個疑問。舉其實,“大文章”的閱讀是非常有條理和凸顯鮮明觀點,閱讀起來並不像想象的困難,用好你的筆,一切迎刃而解。讀書就好比做手術,肢解大塊的文字,取自己所需的地方進行再加工和分析研究,最終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感知。總之,將大段的文字,形成折疊狀態,一個大文件夾內包裹多個小文件夾。細細拆分、研讀,即能獲取文章的精義。

讀書要“保持饑餓感”。放言橫掃清華圖書館的大才子錢鍾書,一生讀過多少書呢?據有關媒體報道:“我們隻能從他留下的讀書筆記中略覓蹤跡:1.5萬頁中文筆記摘記了3000餘種書籍,3.5萬頁外文筆記摘記了4000餘種書籍,多卷本文集僅算作\u0027一種\u0027,讀而未摘的書則無法考證了。\"(中國新聞網 2016年3月25日)。人的一生竟然可以讀這麼多書?不得不發出欽佩的感歎,筆者認為支撐錢鍾書廣泛閱讀的內在動力便是無窮無盡的求知欲,通俗來講就是保持獲取知識的“饑餓感”。不僅文人、學者熱衷讀書,但凡在某領域走到金字塔尖端的人,他們存在共同的特點:求知若渴,恬靜讀書。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美國科學家愛迪生,一生的發明多達二千項,這與他的勤奮讀書是分不開的,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查資料,困極了就以書當枕,手不離書,把書本當作了人生進步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