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拂草地,激起一陣陣綠色的“浪花”,看著天邊的火燒似的晚霞,記憶中能會多個它。夕陽之下,放學的人在回家,踩著青草,踏著花香,一路嘻嘻哈哈。老槐樹的對麵老桂樹下坐著許多村子裏的人,一直延伸到老槐樹下談著天說著笑。剛農作完的村民,也扛著鋤頭哼著小調,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溫馨和諧的夕陽下,冉從峰從草地上抓起書包,站了起來,走下山坡,向家跑去;他家屋頂的炊煙也同其他房子一樣向上而飄,共同形成獨特的農家炊煙圖。每天這個時候他總是往家跑,不是因為才放學,是因為他每天都在放學後在這片草地裏看著夕陽,望向路來的方向,路的盡頭是每一個思鄉人工作的地方。每天這個時候冉從峰的外婆就會大聲叫著“從峰”從峰”該回家了,該吃飯了。其實外婆也知道,她的從峰為什麼每天都在草地裏眺望遠方,因為那是他父母回家的必經之路,從峰在盼望父母歸家。
這片草地是從峰從小都在玩耍的地方,這裏的每一處地方都是從峰童年的故鄉。草地是在一處高坡上,可以一攬村莊的風光和那一片片夏綠秋黃的散發著粼粼波光的稻田。這草地有著從峰太多的回憶,隨著慢慢地長大,從峰對這片草地的情感也發生了變化,草地也承載了從峰兒時的想法。
峰過得很好,外婆外公對他照顧的無微不至,從沒讓他受過欺負。外婆外公對其教導的如何做人做事也教導的非常地好,所以成就了冉從峰從小都是有禮貌懂人情世故的人。村子裏的氛圍也對從峰有很大的熏陶。
當聽到了外婆的呼喊,從峰就會知道該回家了,今天父母是不會回來的。跑在長著青草的小道上,從峰總會感到舒心。可能多年以後,從峰會恍惚兒時斬斷小草的一劍,最後會正中自己的眉心,失去光亮。
從峰的個子,發育不算太好,剛上小學隻有6歲的他其實要比同齡的人矮半個頭,還沒村口的石磨台高。跑在回家的巷口,有著許多的鄰居吃著飯向著從峰打著招呼:“從峰回來了呀”,“今天都學了些什麼呀”“快點回去,你外婆又要拿掃帚去.找行你了......”鄰裏之間的關係在這個村莊裏是頂好的,既有血緣關係又有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關係,所以很少發生爭吵,這也是從峰為什麼品德好的原因之一。村子是依山而建的,總體都在山麓地帶,山腰和山腳周圍也都有著幾戶人家緊挨在一起。村裏較多,,民風淳樸,村子不算太大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鄉土人情,人也大大方方。
從峰回到家裏,外婆已經將飯菜擺上了桌,從峰放下書包,坐上那比自己腰還高的椅子,開始吃著外婆做的香噴噴飯菜了,飯菜都是從峰比吃的,外婆時不時夾起菜放在從峰的碗裏,看著從峰吃飯,外婆總是會喜笑顏開,希望從峰長高點。從峰並不挑食隻是不長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