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感謝江平教授的信任,將他晚年最重要的兩本著作委托筆者完成:一本是他的口述自傳《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另一本即《出沒風波裏:江平和他的時代》。為了這兩本書的寫作,江平教授多次接受采訪,耐心並坦率地回答了我提出的幾乎所有問題。

感謝吳未央學兄的大力推薦,使我有機會並榮幸地承擔為江平先生作傳的重任。亦誠摯感謝本書策劃人趙旭東教授,為本書寫作籌措必要的經費。

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以下人士(按姓氏字母順序)接受過筆者的采訪:阿計(計偉民)、

蔡定劍

、陳光中、陳漢章、崔琦、鄧輝、費安玲、馮鍾驥、郭恒忠、韓良、黃道秀、黃進、江波、江偉珊、江偉、孔祥俊、李伯康、李桂芳、李曙光、李逸塵、劉程潛、劉兆興、劉蘇裏、毛振華、穆謨、浦誌強、邱海洋、王保樹、王紅鬆、王家福、王文傑、王湧、王澤鑒、申衛星、沈國鋒、施天濤、孫國棟、孫兆暉、陶和謙、田耕、文海興、魏振瀛、吳端民、吳敬璉、巫昌禎、解戰原、肖峋、許建武、徐傑、嚴端、楊正彥、應鬆年、趙旭東、鄭大勇、張晉藩、張守東、張思之、張青、張遵修、莊守經、周恒岐、周小明等。若非他們

慷慨接受采訪,提供相關線索及文獻,這本傳記注

定要遜色很多。

還要特別感謝孫國棟和他編輯的《永遠的校長--江平教授八十華誕慶賀文集》一書中所有的作者:張思之、王澤鑒、賀衛方、米健、柳經緯、李靜冰、龍衛球、羅培新、王淑琴、陳家祥、唐師曾、陳俐茹、胡春秀、林曉東、許誌永、趙國君、張星水、謝冀川、陳傑、韓良、郭恒忠、於海湧、李文子、王俊秀、王小峰、孫國棟、許章潤、徐家力、劉桂明、田文昌、俞梅蓀、陳惠忠、趙紅梅、宋振江、王才亮、王利平、冉瑞雪、趙威、李軒等。這本賀壽文集使筆者的采訪工作量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顧昂然、劉桂明、郭銀星、高浣月、劉智慧、劉澤巍、王旭、古川、牛曉飛等人亦提供部分采訪必需的信息;楊學偉、杜平、薑麗麗、俞楠等人協助安排部分采訪;張培堅、謝中華、趙晶等幫助查找、購買部分資料。

本書第一稿完成後,江平、趙旭東、鄭導、孫東育等審閱全稿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張守東、孫國棟、阿計、俞飛、夏楠、趙旭東、李海豔等師友,百忙之中撥冗審閱第二稿全文,並提出寶貴的建議。本書的定稿即建立於上述人士的貢獻之上。本書的訛誤與錯謬,全部由本書作者承擔;但如果本書尚有可取之處的話,應該歸功於上述各位。

在配圖方麵,江偉珊、江偉瑉尤其是江平本人為本書提供大量照片。江宏景、蕭三郎、艾群等朋友,亦給予大力支持。齊誌銳教授專門為本書封麵繪製了江平肖像簡筆畫。

在李嵩的推薦下,中國政法大學2010屆畢業生遊張軍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幫助完成除江平外所有采訪錄音的整理工作。

法律出版社副總編呂山、編輯孫東育、鄭導為本書出版付出大量勞動和心血。

李海豔女士陪伴我完成本書的寫作。遠在大溝寨村的家人,亦對我的寫作提供了精神上的動力;這本書的寫作耗時甚久,我甚至不得不抱憾缺席先父逝世三周年祭奠。

謹向上述人士致以誠摯的謝忱!

2011年6月25日於馬斯特裏赫特無憂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