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章 鳳駕出京(1 / 2)

諸大臣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也不好光明正大地商議,隻是互相打了眼色,接下來需要大佬先表態,小弟們才好選擇立場。

盧貴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很清楚,郡君在還是小小孺人上京選秀的時候,就剖析明誌,根本無意攀龍附鳳。

所以,在皇帝眼中的尊貴後位,郡君是沒想法的,這一出,都不知道該說是天恩浩蕩,還是恩將仇報。

七十多歲的庾澄在高速運轉大腦,奈何確實不如年輕時候靈光,他花了一點時間才想清楚。

首先,後位的確尊貴,除了太後外,那就是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了。

但這一份尊貴,是依附男權、皇權而來,屬於無根之萍,而且更多的是針對內朝而不是外朝,想要培植堅定的外朝勢力,是相當難的。

當然,不可否認,枕頭風還是相當厲害的,但哪怕是皇帝本人,在成熟的文官體製下,也被處處牽製,無法事事如願,這女人更不可能越過這條。

最重要的是,一旦這女人入了後宮,那就真的成金絲雀了,上限就擺在那裏,被限製的死死的,潛力反而被腰斬。

想清楚後,庾澄也不反對,當先表態:“陛下聖明,郡君的確堪為天下表率,入主中宮,眾望所歸,民心所盼。”

郭康微微挑了一下眉,他原本以為庾澄必是那個反對最激烈的,就這?

皇帝一時也想不明白庾澄的打算,他也懶得理,隻要這些人不給他添堵就好。

庾澄一黨見大佬都表態了,於是也紛紛附和,太極殿中難得地取得了全票讚同的成績。

重要的是,其他人也想不到更好的封賞安排了,總不可能讓郡君位列中樞吧。

這時,郭康才把太後的懿旨拿出來,眾人不由老臉直抽,合著你們母子早就串通好了。

禮部尚書出列,請示迎娶的一係列章程。

迎娶國母,一應程序,本來就是禮部的職責,誰要是敢搶,禮部尚書敢直接擼袖子跟他幹架。

“今次新敗,正是人心浮動、士氣跌落之際,一應流程免了,直接明發全國,布告天下,再讓禁軍護送鳳駕至大同縣,將新後迎娶回京。”

場上一靜,這是什麼操作?平常人家還有一堆提親之類的程序,怎麼如此重要的皇後,迎娶卻是如此草率?

聽聞郡君容顏絕美,乃真正的神仙中人,皇帝這是等不急了?吃相有點難看啊。

眾大臣立馬反對,表示不妥,有違禮教,過於兒戲,不敬新後。

郭康安靜地等著諸大臣唾沫子橫飛噴了一通,等他們聲音小了之後才開口:

“諸卿是要朕這個新敗的帝王,還大張旗鼓、靡費巨資迎娶新後?這讓那些將士們、百姓們如何看待朕這個皇帝?爾等是想讓朕的名聲一落再落?”

眾臣連道不敢,不過他們並沒有被這個理由說服,依然未鬆口。

郭康歎了一口氣:“卿等身為朝廷重臣,難道看不明白,朕這一番安排,一是為了酬其功,二則是為了安撫軍民之心。”

“郡君以一人之力,挽天傾、阻山摧,又兼之前貢獻如此良多,她一旦坐鎮中宮,新敗的影響會降到最低,國朝能為之振奮。”

眾人聽著,心裏五味雜陳,這朝堂袞袞諸公,上千英雄男兒,加起來卻不如一個女子,那種挫敗感,對於這些習慣了把女子當消遣的男子來說,真是一言難盡。

皇帝的話,並沒有可以反駁之處,此刻的郡君,其名望威勢,正如那朝日初升,紫氣彌漫,霞光萬道,其勢沛然莫能禦之。

“當下,是危急時刻,朕親征失利,是整個國朝的失利,是諸卿一樣臉上無光的局麵,急需能提振全國士氣和振奮民心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