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 章 君臣對奏(1 / 2)

胡中官隻好把聖旨還回去,再小跑地跟上去。

顯然,屋內的小敘也沒能改變李靜姝的決定。

這正主不接旨,還拿她沒辦法,這事國朝還真沒發生過。

最終,李靜姝寫了一封給皇帝的陳情,加上盧貴等人的陳述,先行送往京城。

這五日的休整,禁軍他們允許分批出來浪,畢竟也能促進消費嘛,李靜姝肯定不會放過這批冤大頭。

大同縣的風俗,愣是狠狠地震撼了這些心高氣傲的人,他們畢竟是從首善之地出來,有些還來自皇宮。

沒料到的是這裏有很多東西是他們沒見過的,環境優美幹淨,人人守禮。

宮女們還發現了專門給女性看病的醫院,讓她們一窩蜂的去解決難言之隱。

看病的人如果貧困或者是重病,還有專門的錢財幫著補貼,本來外地人是沒這個待遇的,但郡君發話,宮女們也能得到看病補貼。

五日的休整,根本看不完大同縣的新風貌,眾人又得踏上回程了。

李靜姝將靜儀、靜琳、青蓮三人留下,讓她們分別代行部分權力,這三個女子都是年齡最大、思想最成熟的。

隻帶了令薑、雲煙、樹森、青荷四個貼身大侍女,並二十女兵,二十男兵,一起北上。

馬上的李靜姝隻是好奇地打量了下鳳駕,並沒有什麼想法。

一行人北上,沿途接待的也知道了情況,一邊驚訝於郡君的膽大,一邊來圍觀傳說中的郡君。

皇帝很快就收到了公文,看過所有人的陳述後,枯坐了一會。

抗旨這種事,那個女子做出來似乎並不違和,她的理由也的確充分。

天下女子,哪個不想居中宮之位,母儀天下?

也就這個完全憑借自身實力一步步走上來的女子,有這個底氣和實力去拒絕皇後之尊的誘惑。

郭康很清楚,無法用抗旨這罪名去處罰,或者抵消那滔天的功勞,畢竟理虧在先。

雖然心情不爽,那也隻能等人來了再說。

好歹人家也上京了,雖然是來討說法的,但總算有台階下了。

當下先去安撫了太後,太後雖然表麵答應了不追究,內心已經不喜,畢竟被打臉,而且還是最尊貴的兩個人。

接著朝堂和民間又掀起了輿論,站台郡君的有,指責跋扈的也有。

隊伍回京那天,萬人空巷,從城門外排到皇城,人人爭相目睹稷郡君。

見到戰馬上那如煌煌皎月的本人後,眾人發現這真人完全符合、甚至超越了想象中的郡君本人。

如此神仙人物,民眾的輿論這次集體倒向郡君,他們根本無法想象這樣的人物被受罰的情況。

李靜姝自然沒興趣去在朝堂上跟男性官員打擂台,她一早就請求拜見皇上,得了允許,在太極殿再次見到郭康。

見過禮後,李靜姝端坐在凳子上,郭康收回心神,苦笑道:“郡君,你這一出,可是將朕架在上麵,上下不得啊。”

“陛下,此事本就該征詢臣的意見,難道陛下不認同臣的陳情?”

郭康思考了下,道:“朕有難言之情。既然郡君來了,那麼朕如今就與郡君商議,如何?”

李靜姝挑了下眉毛,合著這家夥還在堅持啊。

“回陛下,臣的回複是,承蒙抬愛,臣拒絕。”

太極殿裏,除了皇帝和李靜姝,也就隻有黃伴伴了。

伴伴一看皇帝那不可置信的神色,連忙說道:“郡君,您身為臣子,豈可讓君父一再難堪呢。”

李靜姝可不認同什麼君父的說法,懶得理黃伴伴,看向臉色不太好的皇上:“陛下,是否要治罪於臣?”

郭康看向臉色平靜又直視自己的郡君,她隻是坐在那裏,那裏就是天地間唯一的焦點所在。

皇上突然自慚形穢起來。

他如今壽數也就數年,傷病纏身,兩鬢已白;而眼前的女子,雖近三十,卻風華正茂,生機勃勃,宛若朝陽初升,光芒萬丈,令人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