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 章 絕對武力(1 / 2)

這兩天變故,讓京城的人重新認識了女君的鐵血,真正毫不容情。

事件過去的後果便是,朝堂出現了大量的空位,而當下,沒人攔得住那一位武力值爆表的女君。

李靜姝當前人才儲備是不夠的,於是她在太極殿廣場血還未衝洗幹淨的第二天,召開大朝會,宣布了一係列改革。

首先,每日的朝會取消,大家不用淩晨三四點就起床,采取的是八點上班製;

其次,對辦公地點進行改裝,以符合官製改革;

官製的改革主要是取消了一把手負責製,並將官員的考核、選拔、監察等完全獨立出來。

一把手負責製,造成的後果就是權力過於集中,下屬很難對一把手進行監督和鉗製。

當下屬的前途、薪水也被一把手控製的時候,所謂的監督、反腐就是個笑話。

對中樞朝廷的職能進行扁平化改革,主要就是增加中下層管理職能和崗位,細化的結果自然是進一步弱化一把手的權力。

此舉自然人人不滿,隻是血腥味還可聞,沒人能反對得了。

重新設定的中樞朝廷架構,已有三權分立的雛形。

因為從後世的經驗來看,三權分立是最有效的反腐的手段。

從西歐國家的廉潔指數,以及倭國的情況,就知道其有效性了。

除了李靜姝本人外,開始有其他女性官員登場。

令薑等人被分配到新式部門的長官崗位,中底層也基本由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學生為主,引起朝野嘩然。

但沒人有勇氣對坐在台階上的女君說不,畢竟用性別說事,那就是在針對、歧視女君。

同時,輿情司被正式獨立出來,改為錦衣衛,和文官係統的監察部一起,共同起到監察、反腐的作用。

初創的監察部,不能指望有多大的效果,李靜姝當前依然需要極為簡單、粗暴的明代錦衣衛體係,來震懾和快速處理攔路者。

令薑成為了第一任錦衣衛部長,完全可以說是權勢滔天,但是錦衣衛受到了嚴格的框架約束,與文官監察部互相監督。

一條條製度的細則公布,這是完全區別於封建時代的製度,對於傳統官員來說,他們首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吃透規則。

京城的改革在進行,兵變的消息也擴散至全國,然後引起了各地藩王的起兵造反。

相對於邊疆的平靜,內地的軍團紛紛響應。

李靜姝一麵調遣在邊疆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分批前往內地,自己則一人三馬,前往造反最近的一處,魯地。

以她的能為,特種作戰就是最高效的方式。

魯王夥同當地駐軍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在濟南誓師,不到十五天,就在清晨被全副武裝的女君殺穿了大營,魯王等人當眾被斬首。

以如今的軍隊裝備,是防不住李靜姝突襲的。

屠戮了中上層軍官後,全軍自然而然地投降,這是封建時代的軍隊特色,你不能指望他們個人作戰意誌有多主動。

況且女君本來就是大周攝政,名分大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