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盛最後決定玩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沒過多久,一支代表齊相來勞師的隊伍到達了高唐。兩位使者一個是有君子之風的田儋,一個是少年儒將呂澤。劉季沒有生疑,當即設宴款待了這兩位老朋友。席間雙方說起了兩路戰場的見聞,自然是萬分感慨,並在觥籌交錯間聯歡到了深夜。

可誰能想到,第二天一早,呂澤就跑到劉季和曹參的臥室,收走他們的印信兵符,隨後和田儋一起集合諸將,宣布了齊相的任命:

封田儋為高唐大夫,接手此地的各項工作。

調五萬高唐軍,五萬來增援的臨淄軍準備北上。這路人馬將由曹參和呂澤率領,會合田衝的一支部隊,作為北伐攻燕的西路軍。

當然,這十萬大軍不可能即日開拔。呂澤一方麵將籌備出征的任務分配下去,另一方麵自然也是犒賞三軍,為眾人成功守住高唐而慶功。齊相還特地自掏腰包,給大家發福利,經由兩位使者之手使得諸將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至於劉季?他被封做了高唐相,將以田儋副手的身份留守在這齊國邊境重鎮。

當劉季和曹參起床得知消息後,雖然感到有些驚愕,但也沒有任何異議。

畢竟他們的人馬都是齊相給的,兩人的求官雖沒成功,但也都得到了其他封賞。同時田儋帶來的數百技擊之師的骨幹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都在戰場上立了功,此時也紛紛晉升為屯長或校尉,將幫田儋牢牢掌握高唐的剩餘人馬。

而在其他人看來,這一係列的人事安排也非常合理。田儋本就是田氏宗族,素有賢名,此番又作為技擊之師的統帥立下了大功,既然有都大夫的肥缺,當然應該輪得到他。即便是田環的族人,在此西部重鎮深耕的盼子家族,對於田儋的任命也提不出什麼異議來。

而大戰過後,把原來增的兵調走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很少有人注意到調令背後的製衡心思——不管是去是留,臨淄軍和高唐本地軍都幾乎人數相當,沒有哪家能一家獨大!

當然,阿盛敢如此安排,也是得知蒙恬軍已退。他要在高唐留下一定守備力量的同時,收劉季等人的兵權,然後投入到北伐之中。

楚漢爭霸時,劉季被迫捏著鼻子封韓信為真齊王,是因為項羽還在活蹦亂跳,一不小心就能要自己的命;而韓信那時羽翼已豐,逼得高傲的項羽都不得不派出使者拉攏。可此時的秦軍暫時沒有了威脅,劉季的人馬又都是齊相給的,他怎麼會再向劉季妥協呢?

於是乎,他通過呂澤複現了史書中記載的劉邦奪韓信兵權的那一出,使得這個時空的劉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驗了一把“自食其果”...

就這樣,剛剛斬蛇立威的劉季發現他突然間變成了孤家寡人,舉目四望卻看不到一個沛縣老哥們,自己還不得不輔佐田儋看好齊國的西大門。

而田氏宗族這邊,立功最多的本是田榮,其大哥田儋反而得到了最豐厚的封賞。隨即他就孤身來到了西部重鎮壓製當地的舊貴族,而他的兩個兄弟則待在齊相身邊繼續征戰。阿盛於是在酈食其的謀劃之下,也牢牢拿捏住了這一派係。

同時原本根基尚淺的呂澤也一下子成了齊相的心腹。此番他除了立下軍功之外,更是當了一回齊相的黑手套,坑了一把在另一個時空中他的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