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齊相安排的這場熱氣球空投大戲,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套路盧生,卻也給薊城內的人們帶來了莫大的震撼。此時的薊城依然是城高池深、糧草充足,但守城秦軍的士氣已經見底,而城中的百姓似乎也被煽動得蠢蠢欲動。

那秦國守將隻覺得萬籟俱灰,索性躲進小樓成一統,埋頭當起了鴕鳥。他不願意背叛秦國,不肯投降齊軍,也不敢再在城中巡視——隻想著能苟活一天是一天,於是關起門來,開始了最後的放縱。

那一晚,他又擺好了酒局,準備與親信們一醉方休,同時他又一次請來了剛剛被抓住,原本要進獻給秦王的高漸離來擊築演奏。

隻聽得當日那曲目格外悲壯,眾人無不動容。

守將更是感慨萬分:他可是身經百戰,並在一定運氣的加持下,才從繼承而來的“不更”爵位一步步升到了“公乘”,幾乎觸及到了普通人在軍功爵製下能夠晉升的天花板!他自認為早就看透了這套遊戲規則,於是沒有跟著王賁大軍南下攻齊,而是主動要求留守燕地,幫秦王抓捕荊軻之友高漸離——他早就不指望自己能夠通過軍功再上一層樓了,而把希望放在了取悅秦王上。

可誰能想到,他剛剛抓到高漸離,還沒把對方送到鹹陽,就聽聞王賁軍已經戰敗,而齊國人緊接著就打過來了!於是乎,處於窮途末路的秦將幹脆選擇在臨死前過把癮,想要看看這個讓秦王心心念念的高漸離究竟有何能耐。

坦白來說,秦將並未察覺到危險:雖然高漸離有個好友叫做荊軻,曾跟秦王上演過一場繞柱對決,可那高漸離不過就是個琴師,幾乎就是人畜無害。而親自體驗了一番高漸離的技藝,眾人也都明白為什麼秦王會特地特赦這個“交友不慎”的音樂人,並想把對方弄進宮中。

有些人甚至還感謝起了城外的齊軍——如果不是齊國人把他們逼到了窮途末路,他們怎敢享受秦王的待遇,把高漸離請出來給自己這群人演奏呢?

秦將已經隱約猜到,高漸離彈奏的,就是當日送別荊軻那首《易水歌》,不禁把自己也帶入了荊軻的角色中。於是,他站起來並走到了高漸離的身邊,想像當初荊軻一樣以歌和之,以突顯英雄末路的悲壯。

然而,還沒等他醞釀好情緒,高漸離突然間舉築砸來,那秦將頓時一命嗚呼。

這一幕來的是如此突然,以至於其餘的秦軍瞬間都傻了眼。在高漸離的音樂下,眾人早就沉浸在了悲哀的氛圍之中,如今擊築聲戛然而止,秦將卻倒在了血泊中,他們頓時呆若木雞,甚至沒有想到去抓捕高漸離,或上前查看自己的統領是否已經身亡。

高漸離此時也冷冷開口道:“事已至此,你們還準備繼續頑抗嗎?”

這群群龍無首的秦軍頓時如失去了行動的能力一般,隻得目送高漸離起身離去...

就這樣,燕國義士擊殺秦軍守將,獻城歸降了齊軍!

齊營之中,得知了此事的眾人自然也是無比的唏噓。阿盛更是隱約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高漸離似乎也嚐試去刺殺秦始皇為荊軻報仇,結果沒有成功。沒想到在這個世界中,薊城守將成了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