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齊相的任命傳到前線,臨濟城下就已經風雲突變!
田儋部“有幸”成為了第一支到達臨濟周邊的援軍。一來他從高唐出發,距離最近;二來他原本和陳餘相呼應,雙方甚至還約好,比比誰先能在救援中立下功勞。可誰料陳餘軍在渡過黃河之後就放慢了腳步,似乎要把這個機會白白讓給齊軍了。
當然,在濟水之戰中見識到了秦軍的戰鬥力之後,田儋絲毫不敢大意。他一路上多加探查,發現秦軍一心在外圍修建工事,似乎想將臨濟城圍困起來,這才大膽進兵。
這一戰,他要揚眉吐氣,為齊“技擊之師”正名!
其實,嚴格來說,田儋統率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擊之師”,他隻不過在原本的“技擊之師”中挑選了百餘名骨幹,然後通過他們對高唐城中的軍隊進行一番整訓。雖說在單兵素質上,自己現在的人馬要略遜一籌,可他們卻也沒有原本“技擊之師”那欺軟怕硬的習氣——田儋相信,這支新式軍隊,定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讓將士們早點歇息吧!”
在趕了一天的路後,田儋不知怎的依舊是精神亢奮。他突然想將自己的治軍理念記錄下來,並第一時間跟齊相以及二弟三弟分享。於是,他拿出刀筆和竹簡,默默地刻了起來...
當夜,秦軍大營內。
李信決定親自帶隊,來“歡迎”一下率先趕來的齊軍。
“傳令下去,突擊部隊全軍卷甲銜枚,不能發出一點聲響!”
終於又有機會痛快打一仗了,他恨不得要摩拳擦掌,一舉將自己曾經的恥辱洗刷掉。
坦白來說,他跟齊軍沒什麼冤仇。雖然上次戰役他作為蒙恬的副將,也曾跟高唐的齊軍對戰,但當時隻是試探性的佯攻,而對方的統兵將領也是曹參而並非今日這個田儋。而且,他還是算是唯一一個沒有被齊相反間計給算計到的秦軍主將,不知是不是應該感謝對方。
他痛恨的,是楚國人,尤其是敵將項燕,和那個曾經擔任秦國相國,在陳郢反叛。背刺了自己二十萬大軍的昌平君!他多麼希望,能在楚人麵前,找回場子,告訴世人:他李信可不是第二個趙括,隻是楚國人不講武德!
可惜的是,戰敗之後,他就被降職了,甚至沒有再跟隨王翦的那六十萬大軍出征。不過,秦王依舊信任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先在風口浪尖之際保護他,再擇機將他重新啟用。此時,同樣是二十萬秦軍的兵力,他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一雪前恥了。
可惜的是,楚國軍隊姍姍來遲,根據情報判斷將會最後一個抵達戰場。於是他決定,先拿孤軍深入的齊軍開開刀...
齊營這邊,田儋已經完成了給眾人的幾份竹簡。他恨不得連夜將它們投送出去,但體恤到手下的傳令兵,還是決定第二天早上再送。此時,他依舊沒有半點睡意,反倒因為大戰將至而異常興奮。
“出去走走。”他對身旁的親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