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秦軍方麵,對於趙軍這場突如其來的高層變動,幾乎是毫無察覺。

一來是因為,陳餘統軍時一直與北上的秦軍保持著安全距離,還因此被軍中以為是“怯戰”;二來,張耳雖是空降,但宋義、田震以及司馬卬等趙軍基層將領早就對陳餘不滿,於是將他當作了投效對象;而司馬尚和田衝等人則是嚴守中立,不摻和高層鬥爭——因此這番突如其來的奪權,並沒有對外界展示出什麼跡象。

而陳餘在下野之後,也羞於提起此事,索性帶著夏說等數百親信跑到大陸澤裏去打漁捕獵了。此時什麼秦趙大戰,什麼齊相秦王的,他都不在意了,一時間隻感覺心灰意冷。

最先察覺到異樣的,則是北線出井陘的那支秦軍。他們發現,對麵堵住井陘口的趙軍突然撤了。

“好,我們的機會終於來了!”統兵大將蒙武如此判斷。

“請父帥下令吧!”在嚴父的身邊,此時的蒙恬顯得是格外的乖巧。

當初,在秦軍攻齊時,蒙武就跟王翦一道告老隱退,將統兵之事交給了下一代的蒙恬和王賁。可誰能想到,濟水一戰,王賁兵敗身死,蒙恬佯攻高唐也是無功而返。因此秦王在痛定思痛之際,還是把老一輩請了回來,並讓被齊相反間未果的小一輩打下手。

在製定戰略的時候,王翦老將軍敏銳地察覺到了中路剛剛複國的魏國是聯軍的薄弱之處,因此說動秦王出動大半尚可以調動的精銳兵力,成功實現了一場圍點打援。蒙武則主動請纓率偏師出北線,一來是牽製趙軍,二來則是為父親蒙驁彌補遺憾!

原來,當年蒙家先祖蒙驁的最後一戰就是出井陘攻擊趙國。可不幸的是,那時秦軍南線的統帥卻是秦王政的弟弟——長安君成蛟!誰能夠想到,成蛟居然叛秦降趙,害得北路軍獨木難支,隻得失利而返。打了一輩子勝仗的蒙驁也受此連累,無奈以一場敗績結束了戎馬生涯...

“父親大人,我們蒙家子孫馬上就能為您雪恥了!”蒙武此時,可謂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八萬人,居然被趙軍堵在了井陘通道內,如此之久都無法取得突破。可好在,王翦在臨濟打贏了,接著就北上攻趙了,還派人從滏口陘繞道太行山以西給自己送信。而如今,對麵趙軍的撤兵隻意味著一件事:王翦在南麵的攻勢太猛了,趙國頂不住隻能調兵了。

那麼接下來,自己的機會可不就要來了?隻要這八萬秦軍通過了井陘口,趙地將任由他們馳騁!他們完全可以斷趙軍的後路,和王翦的北上大軍形成合圍。

“傳我命令,全軍急行軍,務必早日通過井陘口!”

就這樣,幾天之後,這支秦軍走出了太行山,眼前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不過,正當蒙武躊躇滿誌之時,蒙恬卻隱約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於是,他便提醒蒙武道:

“父帥,此處的地形有利於趙軍騎兵,我們務必要小心啊!”

隻見蒙武大笑道:“哈哈,吾兒放心,為父並未放鬆警惕!當年為父也曾隨你爺爺從井陘殺出,還清楚的記得離此地不到百裏,就有一座常山城。隻要我們這兩天保持警惕,等攻占了常山,便可依托城牆,高枕無憂矣!”

蒙恬聞訊,心中隻是歎服。

蒙武接著說道:“當年我們出井陘之後,自恃兵強馬壯就輕率分兵去搶占滹沱河上的戰略要地。誰想到成蛟那小子在南線沒有行動,反而害得我大軍被趙軍調集重兵各個擊破。這回,我們可要吸取教訓,集合全軍穩紮穩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