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良久,王敖終於弄明白了南方出了什麼大事,使得戰前許諾不幹涉王翦軍中之事的秦王破例發出急報,也使得王翦最終放棄了和齊軍進行決戰的打算,並決定火速撤兵南下。

這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連串的事件,每一件似乎都是在向大秦發出肆無忌憚的挑釁!

首先爆發的,是一件驚天大案:剛剛被加封為內史,即將負責鹹陽周邊事務的南郡郡守騰,居然在上任途中,被突然飛出的120斤大鐵錘所擊殺!

“這個內史騰,是個多麼好的一個人啊!怎麼就死得那麼慘呢?”

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王敖在第一時間唏噓不已。

他在掌管隱秘戰線時,也曾建立了內史騰的秘密檔案,卻驚訝的發現此人簡直就是大秦的一個模範官員,根本找不到汙點。尤其是在南陽郡守之任上,他兢兢業業,不僅安撫百姓,還屢屢向下屬申明為吏之道,其教誨文告尤其讓一名叫做喜的屬官視若珍寶,恨不得隨身攜帶,至死不渝。

在他的治理之下,南郡可謂是井井有條,在之前的攻楚之戰中還成為了秦軍重要的前進基地。不過,王敖很清楚,楚國人隻是這次刺殺的幫凶——主謀一定是那該死的韓國人!

“阿嚏!”遠在南方的張良突然打了個噴嚏。

“子房,你沒事吧?”他身旁的項伯第一時間關切地問道。

“沒事沒事,可能是路途上有點操勞了。休養一下就沒事了。”張良答道。

他的身子骨本來就弱,所以也算是久病成醫,知道自己並無大恙。更何況,此時他精神上可謂是格外的亢奮。

他終於為韓國報了仇!而複韓的大業現在才剛剛起步!

原來,在阿盛攪動時代風雲,聯楚敗王賁助魏趙複國之際,張良恰好跑到東海去找滄海君,暫時遠離了中原的紛紛擾擾。而當他在東海找到一個大力士,製定了刺殺秦王的方案之後,這才發現這個時代已經變得風起雲湧!

“莫非我這個計劃是白做了?”發現由於自己的缺席,韓國在之前的複國浪潮中反而落在了後麵,張良曾經一度非常懊悔。

好在,那執天下之牛耳的齊相當時就在燕地,離自己還算比較近,所以張良急忙跑去找齊相。而當兩人見麵的時候,天下又一次發生了劇變:

王翦重新出山,在臨濟城外大顯神威!他不僅一戰滅魏,使得楚將項燕,齊高唐大夫田儋紛紛戰死,還繼續一路高歌猛進,大有將各國一舉掃平之勢!

此時的張良,可謂是抄底成功,在聯軍處於最低穀之時,成為了齊相的幫手。

而阿盛在看到張良的大力士隨從後,立馬就知道了對方此時還是一心想刺殺秦王,而且使用鐵錘殺這種異常殘暴的方式。

於是,他先是點破了張良的計劃,讓對方震驚不已,隨後的一番分析讓張良也意識到:秦王政在荊軻刺殺未果後,從此防備極嚴,就算是出行也會有多輛副車同行,自己的扔鐵錘之法成功率並不高。

不過,在之前高漸離的啟發下,兩人很快就選定了一個替死鬼——滅韓的劊子手內史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