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王翦其實是高估了聯軍...
阿盛這邊,壓根就沒想到秦軍會布下陷阱,想打他們一個立足未穩。他未從沂沭河穀進軍的理由非常簡單:他很早就選定了此戰齊軍的大本營——沛縣!
於是乎,齊國大軍沿著齊相等人曾經來往過的路,平安到達了沛縣。阿盛欣喜地發現“沛公”王陵將此地治理的井井有條,而劉季、雍齒、樊噲、夏侯嬰等人也算是衣錦還鄉,並打算在沛地父老鄉親麵前再立戰功。
偏師方麵,除了呂澤獨當一麵,率軍途徑單縣前往西麵的下邑之外,酈商也率領水軍控製了濟水、荷水和泗水一線。
按理來說,齊國水師也可以順泗水而下直達彭城,但秦軍也是吃一塹長一智,在泗水下遊的防備極嚴。同時彭城偏偏位於泗水之南,秦軍又依托著更南方的獲水和睢水。倉促之間,齊國水師不可能再來一次陸上行舟,也很難繞道上遊的大梁再進入到南方的河流之中——所以酈商和彭越暫時隻能發揮後勤運輸和協防沛縣大本營的作用,而無法作為進攻核心。
至於下邳方向的突襲,其實是張良率領的楚國南線援兵取得的戰果。
王翦沒有想到,這支從壽春出發的部隊,沒有直接經蘄城直接北上,而是迂回了一下,先前往江東招兵,然後再溯泗水而上。當他們到達下邳之時,意外地發現此地雖然已經落入秦軍之手,但守衛薄弱,於是張良當機立斷,搶占了這個戰略要地。
說實話,聯軍這邊也一直納悶:秦軍的外圍部隊都哪裏去了?他們哪裏知道,隻是自己的運氣好,在進軍路線上避開了敵人重點防備的沂沭河穀、定陶、蘄城等地...
而即便如此,趙軍還是遭受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
當接到呂澤發來的張耳軍在外黃遇襲的情報之時,齊相可謂是真的傻了眼。除了在為宋義等尚且下落不明的趙軍殘部的命運而擔心之外,他更是在心裏哀歎道:
“看來,原本設想過的抄項羽彭城之戰作業的設想,要徹底破產了!”
他不知道,其實他成功抄了一個開頭,因為項羽在曆史上就是通過風騷的走位,避開了劉邦大軍在沂沭河穀的設防,然後突然出現在了彭城以西的蕭縣。
他隻知道,現在聯軍各部雖然都陸續趕到了彭城周邊,可他們恐怕還不具備在野戰中戰勝秦軍的戰鬥力——而最有希望學習項羽戰法的趙國騎兵還偏偏受到了重創...
無奈之下,阿盛隻得令酈商率水師沿濟水搜索從外黃逃出的趙軍殘兵,並繼續和酈食其商議了起來。
而酈食其再一次幫齊相做起了心理按摩,他指出:
“雖然趙軍受挫是個壞消息,但相邦也別忘了我們還有好消息——楚軍的南路援兵已經攻取了下邳,這裏麵想必有張子房的功勞!”
阿盛頓時精神一振。對啊!有張良在,此戰哪有那麼容易輸?
他真的恨不得趕緊把張良請到身邊,趕緊謀劃一下。
“隻不過嘛...如今沛縣在北,下邳在東,而中間的泗水和彭城又被秦軍給截斷了,兩軍想要保持聯絡的話,怕是會越來越困難了!”
見到齊相恢複了鬥誌,酈食其又不失時機的指出這一重大問題。阿盛聽後也讚同起來:
“是啊!現在秦軍已經完成了對彭城的合圍,我們想要傳遞消息可謂是非常困難。如果跟外圍友軍的聯絡再被切斷,那各軍隻能各自為戰,恐怕會重蹈臨濟之戰時的覆轍,被秦軍各個擊破...唉!不知軍師也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