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耳再次與“佯狂為巫”的蒯徹單獨會麵之時,退到外麵的陳平可是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於是,他先是命令手下再度準備一頓飯菜,隨後便守在門口,準備第一時間探張耳的口風。
可他卻沒有想到:等張耳再出來之時,已經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相國大人,你這是怎麼了?那個蒯徹莫非真的中邪了,還影響到相國大人你了?”
陳平親自端著剛出爐的飯菜,裝作一副沒有刻意在等待的樣子,卻一見著張耳,便關切了起來。
張耳無精打采地看了看他,隨後也不應答,隻是吩咐道:
“讓下人端進去便是...等等,酒留下,陳平我們來喝一杯!”
張耳此時也是鬱悶啊——他明明成功平叛,然後充滿期待地去招攬大才蒯徹,誰想人家卻徹底戳破了他的美夢!此時他不禁懷疑:自己真的是贏家嗎?怎麼仿佛這勝利果實,都讓齊國人給摘去了?
而對方還僅僅是一個陳餘的謀士,他至今不知道該怎樣去麵對陳餘...要是現在這個樣子不得讓對方笑話嗎?
陳平此時,再度對蒯徹的能耐感到了驚訝,但在表麵上還是不動聲色,隻是默默地陪著對方飲酒。
而此時,張耳終於把懷疑地目光投到陳平身上了:
“陳平,你不會是暗中在為齊國人做事吧?”
他仿佛是在突然之間,才意識到眼前之人不簡單!就說自己的替身吧,哪那麼容易就像陳平說得那樣,偶然在死囚牢中看到了——他頓時警覺了起來:如果對方提前準備了替身的話,那究竟是有何企圖?
而陳平則不動聲色,反而一臉無辜地表示道:
“暗中?我本來就是受了齊相的任命,來趙國擔任特使啊?再說,什麼齊國、魏國、趙國?不都是聯軍嗎?”
此話一出,張耳反而懷疑起了自己。
對啊,就說兩年之前,哪裏還有什麼趙國魏國?它們不都被秦國給滅了嗎?也是人家楚國和齊國仗義,這才使得他和陳餘大展拳腳,不僅複立了兩國,還分別擔任了兩國的丞相...難道真的是我自己太小肚雞腸了?
陳平見狀,繼續走心地表示:
“不管您擔任哪國的相國,還是下野為民,您永遠是我的好大哥!而哪怕最終我們還是打不過秦國,以至於魏國再無複國之日,公子豹與魏無知也永遠是我們的好親友,這是不會改變的啊!”
“然而我和陳餘卻...形同陌路了!”
張耳說著,又埋頭幹了一杯。
他哪裏能想到,當初兩人都淪落到在陳郢看大門時,尚且能共患難。反倒是成為國相之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張耳再一次感覺自己並不是合格的相國——看看人家昌平君,看看人家齊相,而且此時兩人還在彭城戰場吉凶未卜呢!他居然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的是太不應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