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又被稱為賠錢貨。
十二三歲就可以嫁人生子了!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生來就是男人的附屬!這是自古以來就注定好的。
在普通百姓家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願意讓女孩上學!
有錢人家,雖大多也不願,但畢竟也不差那點錢。
限製男女成婚年齡這一條百姓們就完全無法接受了!
男子倒罷了,女子竟然要等到十六歲才可以成婚!
十六歲,這都是年紀大了的老姑娘了!錯過十三四歲這個最佳年齡的都是老姑娘,更妄論到十六歲才成婚!
這也就意味著,賠錢的姑娘家還要在家裏多待幾年!他們還要多養她們幾年!這百姓們當然不樂意了。
隻是,給所有學子免去束脩,學院建到村裏,這一項,對他們的好處太大太大了!
這是天大的好事,所以,一時倒也沒人鬧起來,他們生怕鬧起來了,朝廷收回免去束脩這條律令了!那他們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一般人家都會生幾個兒子,在當今社會,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兒子們都可以上學了,也就意味著,將來可能就會有出息了!
這巨大的利益跟多養幾年女兒比起來,就不算什麼了。
也有不少百姓們悄悄在心裏打起了小心思,想著天高皇帝遠,縣城裏的知縣老爺哪裏會管他們平頭百姓的事,到時不送女兒去上學不就行了。
將女兒留在家裏,還能多一個幹活的,要是送去上那沒用的學,不僅浪費了一個幹活的人,還要給錢買筆墨紙硯,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至於嫁人,他們私底下嫁了人,又有誰會來管?
……
轉眼又過一年,在第二年春日,大部分的學院終於建成了。
這幾個月時間,可把顏嫿累壞了。
在三個月前,北地那一批作坊已經建成了,在那一片的百姓們隻要有勞動力的,基本都去那裏上工了。
從夜幽國逃難而來的難民也得到了安頓,他們入了褚羽國國籍,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在當地上學,享受當地政策。
北地的那塊居民率先賺到了第一桶金,加上這幾個月以來,價格低廉的筆墨紙硯得到迅速推廣,他們供孩子上學是完全不成問題了。
其他地方的作坊也快完工了,皇上下了命令,不管在哪裏建作坊,都要求一定要征集當地百姓為工人。
目的就是為了讓當地百姓賺到銀錢,能有錢供兒女上學,以及兒女去上學後家庭的開支。
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機,紛紛開始找雲間談合作。
顏嫿樂得其成,讓胡方酌情處理,她並不想搞什麼壟斷,給別人也賺一份錢,這樣才能尋的平和。
顏嫿從開始研究自行車開始,就直接住到了農科院了,雖然墨甫也很忙,但他時常都會去農科院看顏嫿,美其名曰,看看研究進度。
顏嫿也不管他,自顧自的忙,墨甫每次待一會後就會走。
農科院和京城的距離不算太遠,可來回一趟也不近,顏嫿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那麼積極,總是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