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關內,將軍府書房。
公叔誌正和副將們商議事情,突然被一聲稟報聲打斷。
“報,將軍,關外來報。”
“進。”公叔誌冷聲說道。
傳信兵推開書房的門,低頭躬身行禮,“稟將軍,有一支十萬人的隊伍剛剛抵達關外。”
“看清是什麼人了嗎?”公叔誌抬眸。
“前方有北朔大軍阻擋,後方還跟著三四萬人的隊伍,我們不好靠近。”
這意思就是沒看清了?
“不過我們看到那十萬人隊伍的中間有一輛車,年曾經出現在北朔大軍中。”
“知道了,下去吧。”公叔誌擺手示意傳信兵先下去。
傳信兵離開之後,坐在公叔誌下首的副將,立刻坐不住了。
“少將軍,這個如何是好?先前十幾萬人我們都險些擋不住了。再加十幾萬人,咱們這永寧關怕是守不住了。”
公叔誌淡淡地瞥了副將一眼,這人原本就是永寧官副將,跟著公叔武守衛永寧關幾十年。
公叔武突然退位,這位怕還是沒有反應過來,都幾個月了,還是叫他少將軍。
“是啊,將軍還是早做籌算,雖說前日朝廷傳來聖旨,會有糧草支援,但誰知道他們從京城走到永寧關會不會再要兩三個月?”
旁邊一位屬官緊接著說道。
“就是如此。總不能讓我們永寧關上下這麼多人與永寧關共存亡吧?他祁家也配?”
公叔誌看著其他幾位副官也露出讚同的神情,內心不由一歎。
這宣國在民心還沒有穩固的時候,這一係列拖延糧草救援的行為,讓祁南辰原本就在西北不多的民心崩塌的稀碎。
“諸位放心,關外那十萬人並不是北朔的援軍,咱們得了幽州送來的糧食,才得以支撐到現在。若不是幽州那邊的支援,咱們這永寧關早就沒了。”
“可就算如此,關外的十幾萬北朔大軍,也足以破了咱們這永寧關,用不著來更多援手。”
再堅固的城牆也隻不過是死物,真正讓草原人六百年不曾踏足永寧關的,是關內的強兵悍將。
糧食都吃不飽,更沒有足夠城牆防禦物資的他們,真算不上強兵悍將。
公叔誌對他們當下的情況也很清楚。
若不是慕雲瀾千裏馳援,早在二十多日前,他們斷糧後沒幾日,北朔大軍就能輕鬆的攻破永寧關。
後麵更是憑借著慕雲瀾送來的糧食,還有北朔三王子這個籌碼,他們才能在接下來二十幾日的交鋒當中立於不敗之地。
“可萬一他們是打算全軍出擊,直接踏平永寧關進軍中原呢?”
副將並不是懷疑公叔誌,隻是眼下的情況,麵對著堵在關外的十幾萬大軍,他們能撐住三個多月,已經是極限了。
現在關內之人看著關外的大軍,誰不膽寒。
關內的普通百姓能逃走的已經都逃走了。
“那些人是之前送我們糧草的幽州之人。”
公叔誌平淡的聲音,猶如驚雷一樣,在眾人耳邊炸響。
“什麼?”
之前關內突然有上萬石糧草支援,知情人早已被封口。
他們這些人隻知道糧食是從幽州運過來的,具體是誰他們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