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流連城外的白牡丹,是永遠在泥濘下卻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
葉小姐常說,“沒能帶她一同離開是我一生的遺憾”.
春遞夏的夜,清爽中帶了一絲暖躁的溫熱,蟬還未鳴時,夜是靜的。葉小姐花店門口的燈總是亮著,蚊蟲繞著燈、即使人到中年。身材依舊、亭亭玉立,像是剛出水的白蓮,她給玫瑰修剪,那是最常見的紅玫瑰了,南邊桌上多了幾枝芙蓉中間夾著一朵白牡丹。她說是上午剛空運來的,同批的還有些白玫瑰,都閑置了,這朵,她不賣的。
葉姻然還是少女時,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幾代為官,後世家產豐裕,父親從商後怕家裏斷了讀書人,就將為獨女的她送出洋念書。
留洋時,她認識了同為交換生的張謙然,兩人常一同討論學業,一日,張謙然收到了老家的一封信,毅然決然地回國,葉姻然也決定同他一同回國。
那年夏天,她認識了張謙然訂了娃娃親的青梅——琳娘。聽琳娘說,張謙然家裏發生了變故.她才知道,現在,自己國家遭遇了不平等的迫害。
琳娘是清的女子,穿一身素藍色帶花紋的長裙.頭發用發簪盤起來,別了兩朵素桃花做配飾,麵容清秀,她總說羨慕葉姻然,說她似出水芙蓉,清雅不俗。她說自己知道識字不多,說不明白葉小姐的美,葉煙然總被她溫柔地稱為“葉小姐”。一次,叫姻然在紅紙上寫下一句話,琳娘很好奇,她說自己隻認識幾個字並不會寫,葉姻然突然想到了什麼,便握著她的手一筆劃地散她寫下“精忠報國”四字,她小心翼翼地將紙折起收好,取下發梢的一隻配飾,遞給葉姻然,說道“此花贈予姑娘,離別勿相忘”葉煙然並不明白,琳娘轉身離開並未多說什麼,直到幾天後,她才知道,張謙然加入了遊行運動,琳娘隨她一起,不等煙然回去找琳娘,就被葉老爺帶人綁著她去到了英國。
很久以後,葉老爺拿來一封信,說是張謙然給她的,她小心翼翼地打開,這才知道,張謙然在遊行時,就和眾多學生一起被殺害了,而琳娘寫下這封信,她說,她加入了解放軍共產黨,她說,紅星星的人教她寫字,她說,很喜歡葉小姐,葉小姐似芙蓉,卻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玉蓮。她很想見她,卻也不希望她回來,她說她那裏很好,但隨時都可能離開這世上,她希望葉小姐能好好活著,等到和平再相見.
葉姻然又和葉老爺鬧了一個多月,最後以死相逼終於回國,她幾番打聽,才找到共產黨的位置。後來,她才知道,琳娘在信寄出不久後便離開了人也,她早知自己命不久矣,才給葉姻然回了信.聽共產黨戰士說“葉琳戰士是被敵人發射的炮彈擊殺的,麵容都看不清了,隻有胸口用紅布包著的白蓮發夾還保留下來了”。他將發卡遞給葉姻然,她小心翼翼地看著現在她才知道,這是蓮花,她一直以為的桃。她也知道了,琳娘最愛的是蓮。而葉姻然覺得,她更像一朵牡丹,清白、溫柔、包容……
而比起她後悔沒能帶她一起走,她更後悔的是“沒能同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