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後茅塞頓開,重重點了點頭。
師父繼續說道:“我們在學習《傷寒》時,要重點掌握仲景用藥的標準,何證對應何藥,每味藥在方劑中的作用,要搞懂仲景立方的根據,樹立我們經方的思維,假以時日,等你臨證開方時,就會根據經方用藥,到時,那開出來的處方即為經方。”
師父喝了口茶,說道:“近年來我看到的部分中醫師開的處方,有時竟然看不懂他們開的處方是治什麼證的,君臣佐使體現不出來,排列亂七八糟的同時,用藥種類有時會有七十多味之多,這頗有亂槍打鳥的嫌疑,主要原因是不辯證論治,而是辨病論治,遇上一個病後,將能治這病的所有中草藥都放在處方裏,加重了患者錢財負擔之外,治療還沒有效果。
你倆要知道,中藥是藥簡力專,用藥越多,藥效會相互抵消,藥力隨之減弱。在臨床時,有事病人體現出的證會很複雜,這時候要抓主證,舍去那些副證,根據主證用藥,就像太陽中風證,隻需抓住病人脈浮緩、發熱汗出、惡風等證即可,意思是病人出現脈浮緩、發熱汗出、惡風,就開桂枝湯,不要去看病人其它的證,不然會出現抓不住主證,用藥不精準的情況,這點要切記。”
師父說的這番話,就是到了今天,也一直在我耳邊回蕩,我很幸運在我最好的年紀,遇到了師父,他讓真正具備了中醫思維和經方思維,我起初打算在這本書中,將《傷寒》和《金匱》的處方全部講一遍,但身邊朋友的一句話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大部分讀者看小說隻是為了打發時間,而不是用來學習,寫很多關於中醫學的知識,隻能讓讀者覺得無聊,所以我打算在後文書中不會按部就班的將《傷寒》和《金匱》寫下去,但我會將六經中的主要處方寫出來,同時也會盡可能的將我學習中醫的方式,特別是師父的教導寫出來,用以拋磚引玉。
現在網絡小說以爽文為主,或許我如果將這本小說寫成窮小子偶然習得中醫,後用所學的中醫逆襲人生,最後成為人生大贏家,或許會看的人很多,但這樣的話,我想多年之後我再看這本書,可能會讓我覺得膚淺和無味,畢竟在滾滾紅塵中遊蕩的我們,平淡乏味、無能為力的情況居多,風花雪月、逆襲人生多的是一種美好的幻想罷了。
在我半生的漂泊中,見過了太多霓虹燈下的肮髒、燈紅酒綠裏的不堪入目,也見過了很多平淡中的美好,奔波中的安寧,我不能說哪種人生是完美的,因為這世間本就沒有完美這麼一說,遺憾是貫穿一生的,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再來一次,我想每個人依舊會有遺憾,畢竟人生這個選擇題,怎麼選都有遺憾。
前幾日無聊之際,去了朋友開的一家關於風水陰陽的會所,小待了幾天,幾日下來,我不得不感歎我那朋友的生意之紅火,讓我咋舌,閑談之際,我問朋友,人的命運真的能算準嗎?朋友嗤之以鼻的說道,算命算命,其實算的是人的貪欲,貪欲是無盡的,人性是複雜的,怎麼能算準,算來算去不過就是為了給人性的貪婪找個疏通的渠道罷了,終是跟命運無濟,我聽後一陣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