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位於刪丹縣境內。
在這山中若是有心躲藏,一般情況下想要搜捕都有著極大的難度。
所以這裏就成為了漢唐村村民的安身之所,隻等婦孺轉移完畢之後,便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漢唐村的人並不多,收拾起來也極為簡單,畢竟作為下等部落的漢人,又能有多少家產?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漢唐村的人就開始向焉支山轉移,順便他們還向吐蕃主借了不少東西。
這些年來負責他們這片的吐蕃主可是沒少壓榨他們,所以從他們身上討點利息那也是理所應當的,在這個還是以物易物為主的吐蕃帝國中,這小小的吐蕃主家中居然還有不少黃金,隻好免為其難地作為補償的物品之一了。
路上,李憶的戰馬上掛著一張長弓,一柄吐蕃戰刀。
長弓是吐蕃主的,戰刀是論摩多的。
雖然才剛滿十二周歲,但是在這戰馬上的模樣,不經意間讓人有一種威儀的氣息。
張小敬在一旁看著東方的夜空,又打量了一番前麵火把中的李憶,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老祖宗,小先生真的會是你說的那個帶領我們這些大唐遺民走出困境的人嗎?”伍鈞巡邏完隊伍,拍馬來到了騎在馬上的張小敬。
一百零四歲的人了,騎起來馬還是那麼得心應手,不得不說在這個年紀還有這樣的身子骨,簡直可以和神仙相媲美了。
“小李子這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小小年紀,這頭腦就如此靈活,當初他跟著李讚學習文章的時候,就已經表現了出來,經曆過上一次的吐蕃掠奪村子的事件,這小子似乎變得更加成熟了,說不定,他的成就不比那沙州的張議潮差上多少。”
張小敬欣慰地看著遠處的李憶,這段時間這個小子是越來越成熟了。
“既然老祖宗說了,我們對小先生那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我阿耶就是李家郎君和您老救的,沒有你們,說不定這天底下也沒有我伍鈞。老祖宗,放心,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伍鈞會好好保護小先生的。其實小先生說的對,忍無可忍,那邊無需再忍,不服從是死,服從也一樣會死,我們漢唐村的中青年已經死的夠多的了。”
伍鈞看著眼前的婦孺,其中不少都是孤兒寡母,造成這個局麵的就是因為吐蕃統治者的無道。
“如此就好,咱們雖然不說怎麼忠君愛國,但是卻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就憑借這一點我們做的已經比大多數漢人好的多了,不像那些吐蕃化的漢人,拿起屠刀砍向了自己的袍澤兄弟。如今沙州出了一個張議潮,那裏是漢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會是吐蕃軍隊集中攻擊的地方。我們能夠幫助的有限,卻也不能坐視不理,畢竟沙州在西,我們在東,西邊有他張議潮,東邊也有我們漢唐村,東西呼應,屆時歸唐大義,也能福澤子孫,更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是嗎?”
張小敬說完,他拿起自己的木杖,輕撫著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