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希雅從軍,又得二僧(1 / 2)

缽闡布,是吐蕃執政高僧的譯稱,意為“吐蕃宰相沙門”。

貞元十四年,赤德鬆讚即位後,繼續推崇佛教,規定對僧人不得征收賦稅,吸收僧人執掌吐蕃政權,建立高僧掌政製度,設立缽闡布官職,任命佛教高僧勃闌伽·貝吉雲丹及娘·定埃增為掌政大臣,其地位高於外戚及諸權貴。缽闡布對內主持君臣盟誓;對外致力於唐蕃友好。

後來唐朝和盟專使入蕃,在缽闡布勃闌伽·貝吉雲丹的主持下在拉薩東郊會盟,史稱“長慶會盟”,唐蕃關係進一步緩和。

不過這些,李憶並不知道。

畢竟人不是全能的,他也沒有天降係統,少了許多了解現在大唐的渠道。

所以一切就隻能靠自己模糊的曆史知識以及實際考證為主了。

不過眼下吐蕃王室互相鬥爭,各地的實際掌權者蠢蠢欲動,這也加快了吐蕃帝國的覆滅。

李憶都有點不理解,這論恐熱為什麼不直接打到吐蕃王城邏些?

如果直接打到邏些,控製住讚普的皇室,那不比攻打尚婢婢來的權利更快一些。

可惜如果這東西,真的是沒有,後悔藥更是沒的買。

“希雅,除了這些還有要交待的嗎?”

“我沒有,不過我有一個請求,希望您能答應我。”

“請求?”

李憶看向二老希雅,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女人在這個時候還敢向自己提出一個需求,當真是有點心大啊!

“對,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主人能夠答應!”

主人?

這女人就這麼願意當做別人的奴隸,就為了能夠好好地活下去?

一旁的唐小七聞言,他不由露出了不和諧的笑容,眼神還不忘朝著李憶的下身盯去。

李憶哪裏不知道這小子想的什麼,他白了一眼唐小七說道:“奇日巴托已死,你已經自由了。我們是大唐的軍人,不會亂殺無辜,你明日出城去尋找自己的族群便是。”

“我已經沒有親人了,以後我能不能跟著你們。”希雅一臉期待地看著李憶:“我略懂一些醫術,會做簡單的包紮,你們行軍打仗,我可以幫助你們受傷的士兵治病。”

“你懂得一點醫術?”李憶聽到這裏,他再次打量著希雅,見希雅點了點頭,再次開口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你便暫時跟著我們歸義軍吧!小七兄長,希雅暫時跟著你們這一夥,具體的事情後續再做安排。不過在此之前,有勞希雅小姐幫我們找到奇日巴托的告身。”

告身,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吐蕃末期,大唐的告身製度在吐蕃也被傳承了下來,隻不過與大唐的告身不一樣,比起來大唐的告身更為複雜。

在唐人杜佑《通典》記載吐蕃官之章飾製度雲:“其官章飾有五等,一謂瑟瑟,二謂金,三謂金飾銀上,四謂銀,五謂熟銅,各以方園三寸,褐上裝之,安膊前以辨貴賤。”

李憶想要找到這奇日巴托的告身之後,他便可以借助這告身進行下一步計劃。

在希雅的幫助下,奇日巴托的告身很快就被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