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西進張掖,中途遇阻(1 / 2)

安多瑪是否是心甘情願地臣服於歸義軍,對於李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現在有了安多瑪的兒子安定西作為人質,安全係數多少是提升了不少。

由此,安多瑪率領本部一百餘人,穿著破爛的吐蕃軍服灰溜溜地撤回了張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著李憶的恐怖之處。

與此同時,慕容朵朵帶領本夥人馬,從東樂大口子向西挺進,按照自己記憶中的路線,尋找著那些吐穀渾的部落,從而進行收編。

恒安法師用佛法感動了不少原來的守城士兵,再加上各種優厚待遇之下,選擇了歸順,成為僧團的一份子。

李憶則是安排了唐鐵柱和趙大郎駐守東樂大口子,安撫奴隸,休整工事。

同時安排清遠和尚帶領卸甲的吐蕃士兵,代表歸義軍護送到尚婢婢處,實現當初的承諾,至於尚婢婢作何感想,那就要看尚婢婢接下來如何預判歸義軍與沙州軍對於他的益處了。

在安排好東樂大口子隘口的諸般事宜之後,李憶親自領軍進軍張掖,呈裹挾之勢直逼張掖。

途中,不少其他部族的人早已經受夠了吐蕃貴族的剝削,紛紛加入了起義,其中的功勞有不少都是沙州起義前提前安排僧人進入各州進行遊說,如今這個果實白白地被李憶摘了去,魚龍混雜的隊伍有了近兩千人的隊伍,如果加上刪丹縣留守的那些預備軍,整體上的實力也有三千人,算得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勢力。

這若是按照大唐的編製來算,足有三個上等折衝府的兵力,但是真正的精兵,也隻有辰字營與巳字營,僅僅勉強算是聽從指揮,想要真正的把這些散兵遊勇練成真正的精兵,除了實戰之外,便隻有通過嚴格的訓練來實現。

除了這些加入軍隊中的人之外,其他的多數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因為兩王內鬥,河西的青壯年死了太多,早已經在這些被壓迫下的民族族群之中埋下了禍根。

此刻李憶率領軍隊來到了張掖城懂約有六十裏左右的地方,正當眾人準備安營紮寨進行簡單修整的時候,突然有探子來報說前方五裏處有一支軍隊正在全速向歸義軍駐紮的方向而來。

李憶於是詢問這斥候是否看清楚來人是什麼人,卻得到了一個不知道的答複。

看來這軍隊訓練的事情真的是不能一蹴而就,還是需要步步為營,不然以後真的遇到了吐蕃的正規軍,便隻有靠運氣打仗了。

這個時候李憶身邊也不過隻有辰字營與巳字營的部分人馬以及神機營在身旁,其他的多數都是湊數的被解放的奴隸。

安定西今年不過一十六歲,此刻聽到了這探子的彙報,臉色一下子變了。

“小司馬,我阿帕不會不管我的,請您相信我阿帕!”

“定西啊!我知道安將軍不會對你不管不顧的,不過我們還是要小心為妙,走,咱們列陣等待,看看這一路到底是哪方神聖?”

“小司馬,放心,我可以保證不是我阿帕背叛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