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丫和瑪·釋迦牟尼談了些什麼,李憶並不知道。

隻是在張小丫回來的時候,看她那一臉高興地樣子中,李憶就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翁翁,小憶兄長,我終於可以幫助你們了。”

一聽到這句話,李憶就猜到了什麼,這三個和尚還是說出了他們的訴求以及在這個訴求的基礎上能夠給予歸義軍的幫助。

李憶歎了一口氣,他看著跑過來的張小丫,笑了笑道:“小丫本來就能夠幫助我們很多事情啊!”

“不是這樣的,那三個人僧人說我成為了佛子之後,可以幫助翁翁和兄長穩定這甘州的局勢,讓這裏減少不必要的殺戮,我也不想看到村子裏的兄長們出去了之後就再也沒回來。翁翁,兄長,我能不能去做這個佛子,他們說做了佛子之後也是可以加個小憶兄長的。”

李憶本來還想組織一下語言,哪料聽到了這一番話之後,整個人都差點繃不住了。

“那就好,那就好,不影響你們以後結婚生子就行。”張小敬在一旁不嫌事大地說道。

“他們說了,做了佛子之後,便可以像母妃那樣受人敬仰,這樣就可以讓甘州信奉佛教的信徒能夠一心向著歸義軍。”張小丫說到這裏頓了頓說道:“對了,他們還說了,因為我不想離開甘州,所以他們願意在甘州居住下來,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會回多康地區,帶回自己的信徒,加入到歸義軍中來,為歸義軍的實力提升貢獻一點小小的力量。”

張小丫的複述,李憶知道這對於歸義軍是有著極大好處的,堂堂吐蕃公主坐鎮歸義軍,那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籌碼。

南邊吐蕃有二王相爭,河隴地區則是二臣相鬥。

如今若是再加上一個公主係的人存在,那麼這個吐蕃倒是惹惱了。

可是張小丫不是別人,他不想讓她成為這政治鬥爭的籌碼,既然讓她去了解自己的身世,那也要做好保護她的準備。

於是索崇恩與恒安兩位便去找了被後世稱之為“西藏三賢者”的三人,經過一番溝通交流之後,三人同意暫時不公開張小丫的身份,但是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需要拜入他們三人門下,做一個俗家弟子。

這個倒是不算什麼要求,張小丫這些時日跟隨李憶玩,也問了不少關於《碧岩錄》中的東西,頗具佛性,跟隨三人學點佛法也沒有什麼。

張小丫的事情結束之後不久,清遠和清惠二人正好從鄯州節度使尚婢婢處趕了回來,隨著他們回來的還有一隊百人的隊伍。

在一番了解之後,李憶與張小敬等人得知了河源之戰的事情。

尚婢婢雖然小心行事,沒有中那論恐熱的計謀,但是在一次防守戰之中,動用了“天崩地裂”,這東西的威力徹底震住了雙方的兵馬,尤其是論恐熱的先鋒軍進行一番廝殺後直接掉頭就跑。

一場輕而易舉地勝利,來自於尚婢婢軍的震懾,莫名神器的威力,以及論恐熱的引誘。

尚婢婢為了謹慎起見,他並沒有乘勝追擊,但是卻架不住自己手下的將領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