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半年的改變(1 / 2)

春去秋來。

陸遠悠閑自在的日子過得很快。

眨眼間便又來到了夏末,要準備秋收了。

桃源村開荒的田地,番薯跟土豆也準備可以收成了。

陸遠教導了他們現代的種植方法。

鬆土,施肥,除草,殺蟲。

所以,這次的收成應該會不錯。

不過相對於這些農作物,這段時間桃源村變化最大的當屬房屋了。

因為這一段時間,陸遠致力於研究燒製紅磚跟改良水泥。

現在已經初有成效了。

紅磚的產量已經在穩步提升。

水泥的凝固速度跟養護期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這種改變體現在了桃源村的建築上。

除了村內主要街道的地麵變成水泥地麵之外,村中原本的單層石屋,現在通通都變成了三層的小高樓。

圖紙是仿照現代的小樓房。

挖一個小地基,灌上水泥作為基底,然後再在上麵建設房子。

房子的外牆,由於沒有瓷磚,所以是簡單的水泥外牆。

雖然有點敘利亞風格,但是是真的結實,而且暖和,比原本的石屋跟木屋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同時,因為解鎖了新的房屋,桃源村的格局,陸遠也重新規劃了一下。

原本有些雜亂的屋子,變成了整齊統一的水泥房。

桃源村以陸宅為中心,規劃出了一環,二環跟三環。

一環內是陸宅。

因為陸遠還挺喜歡原本建的三進院子,最關鍵是,陸遠的後院已經被他改造得很現代的,並不需要推倒重建,所以,陸宅沒有大改。

陸宅隻是把一些木質的結構換成紅磚瓦片,以及必要的地方變成兩層或者三層樓高。

看起來比原來的房屋要結實不少,算是在桃源村裏麵僅剩的古色古香的房子了。

二環是村民的住宅,外加一些商鋪跟步行街。

商鋪陸遠打算全部租出去,不管他們賣啥子,他隻是收取租金。

隻租不售。

陸遠覺得這些鋪子的升值空間巨大,自己要牢牢地把握在手上。

不止是桃源村的村民可以去租,外來的商人也能來開店。

當然到目前為止由於人口問題,這些店鋪大部分都還是空的。

隻有在人流旺盛的位置,有幾家由冬丫開的日雜店,為桃源村提供糧食,煤炭,衣物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有了這些店鋪,村民手上的月錢就能流動起來了。

陸遠認為,商業的發達帶動金錢的流動,人民才能富起來。

至於三環則是工業用地。

之前陸遠的在村裏中的產業,像紅磚廠,水泥廠,火藥廠都在此處。

三環之外就是一些開墾的農田。

開春到夏末這一段時間,桃源村都是安全的。

於是陸遠打算重新建一個更加穩固的圍牆。

主要是加高加寬。

原本規劃的位置太小了,這樣就導致了圍牆內的地方太小了。

陸遠想要建設一些東西的時候都捉襟見肘。

既然現在有差不多半年時間都是安全的,陸遠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擴大自己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