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服飾入門 (1)(1 / 2)

問題6:穿美的要領有哪些?

答:想要穿得美,應掌握色、型、料、法的基本知識。

服裝是一種語言,服裝語言中最重要的四點包括:顏色【色】、造型【型】、麵料【料】、著裝的章法【法】。這是一門綜合的語言,這四點都用好了才能寫出好文章。

我發現大家特別容易忽視的是著裝的章法。服裝的章法包括:服裝的禮儀、人群的審美意識、個人風格、流行與時尚。這幾項內容正是服飾的內涵部分,而色和型僅僅是服飾的外在表現。這就像評價人一樣,既要有外在,又要有內涵,服裝也是如此。

很多人聽到這裏就會對我說,我不想費勁學那麼多,就請你告訴我,我應該穿什麼就夠了。我認為,以這樣偷懶的態度學穿美是異想天開。這就應了“世界上沒有醜女人,隻有懶女人”的至理名言。

我們每天都需要麵臨不同的場合,見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充當不同的角色,生活在不同的季節和環境,而一兩套所謂適合你的衣服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我們隻有掌握了一些服飾的基本知識,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讓自己天天美麗動人。

問題7:難道穿好看了還不夠嗎?

答:穿美之前先穿對,一套服裝打不了天下。

一般來講,西方人從小受到洋裝文化的熏陶,他們很習慣讓自己的服裝迅速地和環境、職業、角色、時間相匹配而無須精心思考。隻要被通知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什麼事,西方人就立刻會知道自己應該穿什麼。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由於文化的不同,服飾的禮儀知識正是我們非常缺乏的,而穿美必須建立在穿對的前提下。

例如,有人上身穿件休閑裝毛衣,下身穿一條職業裝褲子,腳蹬一雙運動鞋,問我,你說我穿得好看嗎?我首先的反應是這樣穿不好看,但仔細看看,發現她身上的每件衣服實際上都是很不錯的,也很合身。問題是將這些功能不同的衣服放在一起顯得有點兒不倫不類和“違背規律”,因此也就無從談美了。記得小時候還是學生的我一個星期才換一次衣服。但是現在的社會不同了,不僅要求我們天天換衣服,更要求我們時時轉換角色。一個經常出席社交場合的成功人士,她的服裝更要符合服飾禮儀。白天穿上世界上最美的晚禮服也不能算美,而在晚宴上穿上最好的太陽裙、職業裝、運動裝、休閑裝也會讓你的風采黯淡。如果你在出門前還不習慣考慮時間、地點、場合、角色的時候,那麼你基本上還是個著裝的門外漢。一套好看的衣服打不了天下,想穿美之前,首先要學會先穿對。

問題8:如何做到複雜的著裝規則簡單記?

答:注意講究服飾中的禮法。

俗話說“家有家法,國有國規”,希望穿美的人必須先掌握穿衣的基本禮儀。服飾中最重要的禮儀就是讓自己的服飾與所處的環境、時間、角色和諧。

在看外國電影的時候,特別是現代的電影,請特別留意電影裏的主人公在不同的場合時著裝的特點。例如,他們在約會時穿什麼,上班時穿什麼,參加社交活動時穿什麼,度假時穿什麼,看歌劇、聽音樂時穿什麼,早上穿什麼,晚上穿什麼,在海邊穿什麼,健身房裏穿什麼等。有了這樣的積累,你就應該很內行了。

下麵我再通過一個順口溜,總結出一般的著裝規則,這種規則也被稱做著裝的【TPO為time、place、occasion的縮寫,指根據時間、地點、場合而確認的著裝原則】原則。它是服飾文化的核心部分,請你盡可能地將其牢記心中。

·陽光戶外不穿深

在太陽光很充足的戶外活動中盡量穿鮮豔的服飾。這就是太陽裙、泳裝、登山服、滑雪服都顏色鮮豔的原因。因為在陽光下,一切顏色都鮮豔無比。你的服飾的顏色也必須和環境中的色彩相配。請注意,位於海邊和熱帶的人穿衣的顏色大都比較鮮豔,這與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在戶外和陽光接觸有關。